會員動態
華立各產品線動能正向,今年營運看增
華立目前包括半導體、資通訊、面板材料能見度皆佳、看至下半年,法人預期,華立今年營收動能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全年而言,由於近年佈局多項產品線開花結果,在主要產品線皆成長帶動下,全年營收、獲利成長表現可期。另方面,台積電赴美建廠,華立為其先進製程材料供應商,據悉,目前也評估赴美發展,預計第2季底前會明朗。華立為科技材料通路商,營收結構中,主要為資通訊產品(高機能工程塑膠)、面板相關(控制IC、彩色光阻劑等)、半導體相關(光阻劑、研磨液、特殊氣體等)為大宗,其他還有綠能相關產品(太陽能相關、儲能櫃等)。華立今年第1季營收162.84億元,季增3.51%、年增31.82%,由於營收規模提升、產品組合轉佳、賣方市場環境、費用控管得宜等因素加持下,營業利益7.26億元、年增71.01%,稅後淨利5.97億元,EPS為2.58元,為歷年同期新高。華立目前在包括半導體、資通訊、面板材料能見度皆佳、看至下半年,法人預期,華立今年營收動能下半年優於上半年,全年而言,由於近年佈局多項產品線開花結果,在主要產品線皆成長帶動下,全年營收、獲利成長表現可期。半導體方面,華立半導體材料在先進、成熟製程皆為供應鏈,提供包括半導體光阻液、電子級化學品、特殊氣體、CMP研磨液等產品,今年將隨半導體市況熱絡同步成長。此外,台積電赴美建廠,美國5nm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工,華立為其先進製程材料供應鏈,目前也評估赴美發展,預計第2季底前會明朗。資通訊方面,受惠遠距辦公/教學需求續熱,帶動NB相關材料拉貨需求持續,目前能見度至少看至第3季;加上新切入電動車ECU、導航、時速表、車用攝像頭等傳輸用的連接器材料,以及充電椿、車載電源材料等,使得資通訊材料需求不減。至於面板方面,由於面板相關零組件持續緊缺,目前客戶拉貨需求持續,能見度也看至第3季。綠能方面,華立近年跨足太陽能電站、儲能及離岸風電等,其中子公司國軒科技在太陽能電站開發深耕已久,具有企業廠房屋頂、學校機關公有屋頂實績,近期有機會切入大型太陽能電站專案、預計今年底明朗化,有望增添綠能業務後續成長動能。電子資訊
蘋果新筆電來了 廣達、台積進補
儘管WWDC歷年來重點聚焦軟體及服務,但蘋果近年也改變活動內容,添加部分硬體新品,市場臆測,今年蘋果將會在WWDC上推出更多搭載Apple Silicon處理器的新款Mac,新品採用效能更高的M2處理器規格,且可能有兩款不同的MacBook Pro。市場看好,蘋果筆電組裝大廠商廣達、處理器供應商台積電受惠大。新款MacBook Pro 螢幕將搭載12.9 吋iPad Pro今年已採用的Mini LED顯示技術,而且新MacBook Pro也將提供14吋與16吋螢幕兩種款式。此外,現有MacBook Pro螢幕下方「MacBook Pro」字樣也可能刪除。而蘋果先前移除的HDMI埠與 MagSafe充電孔也有望與SD卡插槽一同回歸新MacBook Pro。廣達是蘋果筆電主力供應商,也是全球筆電代工廠龍頭,由於廣達今年筆電能見度相當高,隨著蘋果在6月發表新款筆電,將為廣達第2、3季業績增添新成長動能。廣達4月營收848.37億元,月減10.18%,年增1.73%,4月筆電出貨610萬台,月減7.5%,不過,仍維持在600萬台的高檔水準,預期廣達第2季筆電出貨季增個位數,伺服器出貨持續成長,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後,業績將優於上半年,2021全年筆電訂單能見度無虞。
越南、印度疫情復熾 製造鏈可能轉回大陸
一名經濟學家指出,亞洲部分地區的新冠疫情復熾,可能扭轉製造業由中國大陸出走的趨勢;隨著印度、越南新冠感染病例激增,供應鏈可能會轉回大陸。美中貿易戰原本已促使企業把供應鏈移出大陸,轉移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與分銷網路;這個趨勢使越南、印度等國受惠,因為企業轉往這些國家設廠。不過,這個情勢正在轉變;Pinpoint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新冠疫情爆發前,我們見到三星、鴻海等大型企業把工廠移出中國大陸,在越南、印度設廠。」鴻海是蘋果公司(Apple)主要供應商,但疫情升溫迫使鴻海關閉位於印度和越南的工廠。印度新增確診病例數在4月激增至紀錄高點,且幾乎沒有大幅減緩跡象;一些經濟學家已預測,印度經濟本季可能陷入萎縮。越南北江省(Bac Giang)傳出新冠疫情感染病例後,18日下令暫時關閉四處工業園區,鴻海在其中三個園區設有工廠。張智威說,現在這兩國的疫情升溫,已迫使部分工廠關閉,「這可能會使供應鏈遷移的進度暫停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的關鍵問題是國際旅行中止,因此跨國企業無法把員工送往印度與越南設立新廠」。他認為,這種情況可能對大陸有利,但受惠程度將取決於印度、越南的疫情持續多久。張智威表示,大陸目前每月出口成長20%至40%,如果印度、越南迅速恢復生產,預期大陸出口成長步調會在今年下半年放緩;如果印度、越南的供應鏈長期受擾,預期大陸可維持20%、30%的出口成長率直到明年。
特斯拉採用光達 穩懋大贏家
彭博報導,特斯拉(Tesla)正悄悄在Model Y車種裝置光達大廠Luminar的光達感測器(LiDAR),進行自駕車測試。業界認為,特斯拉為全球自駕車龍頭,其自駕車技術大轉彎,極具指標性,意味未來光達將獲得更多車廠使用,連蘋果Apple Car也會導入,商機大爆發,穩懋(3105)通吃各光達廠大單,左擁特斯拉、右迎Apple Car商機,積極擴產準備,成大贏家,宏捷科、全新等光達供應鏈同步看俏。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原先對光達技術嗤之以鼻,認為自駕車必須使用鏡頭才是「唯一解方」,並曾在社群媒體批評光達技術是「徒勞無功的差事」,甚至曾公開表示「任何公司若依賴光達技術,註定將會失敗」。不過,彭博報導,美國自動駕駛技術專家布魯特(Grayson Brulte)日前在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拍到一輛Model Y正搭配光達技術進行測試。他透露,Luminar告知這輛掛著加州製造商牌照的Model Y採用Luminar光達技術,透露特斯拉自駕車技術轉向。業界人士指出,特斯拉是全球自駕車龍頭,轉用光達技術等於為光達背書,將吸引更多車廠導入,引爆光達商機。台廠當中,穩懋與Luminar有合作關係,受惠最大,上游磊晶廠全新及同業宏捷科亦有望搭上列車。業界人士表示,在許多惡劣的駕車環境下,光達因技術特性,反而可以「看見」更多車輛四周狀況,安全性更高。特斯拉開始測試光達,國內供應鏈均不予置評。法人表示,穩懋因承接iPhone 12 Pro的光達感測器訂單,有豐富的量產經驗,而且產能最大,預料是最有機會切入特斯拉光達供應鏈的國內業者。因應未來客戶龐大需求,穩懋正積極擴產。穩懋5月25日公告,已委託中麟營造開始興建高雄南科新廠,近期動工,預計2023年後完工,打造全球最大砷化鎵生產基地,估計產能較現有規模激增三倍以上,從目前每月4.1萬片擴張為14萬至15萬片。
電動巴士夯 貿協搭建平台助我國業者搶全球電巴商機
國際電動巴士市場看好,又搭上美國總統拜登推動2.2兆美元的基礎建設政策,在國際貿易局的指示下,貿協於今(25)日舉辦「臺灣電動巴士產品發表會」,共邀請24國200名買主上線觀看,日本HONDA、住友電工、加拿大百年巴士製造商Blue Bird、美國迪士尼樂園園區交通營運商ART、德國商用車電控大廠WABCO、越南VinBus及俄羅斯商用車商KAMAZ等皆有代表全程觀看,電動巴士的商機不言可喻。本次發表聚焦在電動巴士、充電及智慧管理系統3大主題,包含優先取得臺灣「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的成運汽車,自主開發電巴並通過ARTC電車底盤及整車認證,目前已在嘉義市實際運行,其開發的電巴電池解決方案和同級的德國和中國車款比較下,有更強的續航力及更輕的重量。車輛中心集結國內18家廠商共同研發全臺第一輛電動SAE Level 4自駕小巴WINBUS、研華科技與越南VinBus合作開發「智慧電巴管理系統」,目前已在越南進行測試,預計六月在越南進行路測。創奕能源的專利液冷式鋰鐵儲能電池系統使電巴安全性再升級,目前已與泰國車用零組件商合資共推泰國電巴市場等。另外,累積半世紀連結器技術研發經驗,成功跨足電動車領域的健和興,以提供4,000多種高效能充電槍驚艷國際買主。奇美車電研發智慧電動巴士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核心部件,可提供車道偏移警示、前方防撞警示、駕駛員狀態偵測等多樣化功能。整合資訊流、商流、金流,開發出國內市占率超過七成智慧巴士付費系統的宏碁智通,也是這次發表的亮點廠商。除了廠商發表電動巴士解決方案,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與車輛測試研究中心(ARTC) 董事長黃隆洲也共同當起台灣電動車超級業務員,於開場影片說明臺灣資通訊實力在智慧車輛時代的重要性,不論智慧影像系統、車載機都將運用許多AI演算法及物聯網的通訊系統,這些都是臺灣業者的強項。同時,臺灣企業追求比買主還高的品質,尤其是「客戶要求A,我自發做到A+」的精神、勇於投資設備與研發,使得臺灣能成功在國際電動車供應鏈佔有一席之地。此外,台灣業者早已掌握部分關鍵技術,且累積逾千件自駕車與電動車相關專利及技轉實例,未來臺灣必能成為國際大廠快速實現切入電動車的最佳跳板。於發表會前一個月,即陸續接獲多家外商預約6月1日的線上洽談會,目前已有菲律賓電力公司、新加坡交通主管單位等50外商完成預約。全球空氣汙染日趨嚴重,推動電動巴士成為推動空污與碳排放改善的優先標的。順應世界潮流,我國也設定2030年全國1萬6,000輛公車將全面電動化,透過獎勵政策、標準制定來提高國內大客車電動化與國產化,許多業者都已經紛紛投入,並掌握底盤、三電整合,以及充電管理等多項關鍵技術,已經有六百多輛電動巴士在國內運行。在國際市場面,尤以美國總統拜登計畫將50,000輛公務巴士及近十萬輛的School Bus汰換為電巴令人矚目,再加上全球每年20萬輛燃油巴士電動化的需求,商機龐大,貿協將持續推出掌握國際電動巴士市場商機的拓銷活動。
缺水缺電 凸顯台灣脆弱性
在台灣晶片製造業者正努力填補全球半導體供貨短缺之際,台灣正遭受雙重打擊:新冠肺炎疫情惡化,以及長達一年來的乾旱衝擊農業、企業和能源供應。在政府努力遏制疫情的同時,水、電雙缺的緊張情勢,凸顯出台灣在面對氣候變遷時的脆弱性,以及這些脆弱性所帶來的長期挑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從中期來看,能源和水的確是台灣的關鍵因素,不僅對糧食安全,對於抓住半導體產業和相關投資的成長機會也都很重要。」彭博資訊報導,世上很少有地方像台灣一樣,命運在疫情期間的變化如此劇烈。今年初,金融體系和股市興旺、新冠病例幾乎不存在。現在隨著染疫病例激增,政府實施諸多限制措施,與此同時,缺水的問題變得更加麻煩。報導指出,台灣的缺水問題,是本地氣候多年來變遷的結果。根據台灣氣候變遷調適平台(TAP)的數據,從1957年到2006年,夏季延長了近一個月,冬天縮短一個月。平均溫度比一個世紀前上升約攝氏1.3度,相當是全世界上升溫度的兩倍,到本世紀末台灣的平均溫度還會再上升。凱基投顧經濟學家劉建志表示:「缺水問題已存在一段時間,不只是出現在過去幾天。如果供電無法滿足主要產業需求,那麼台灣的投資、出口表現將受侵蝕。」
迎戰電動車浪潮 北基攜台達電布局充電樁商機
油價反彈,加上轉投資營建業外挹注,北基第1季稅後純益4,604萬元,相較去年同期淨損241萬元「轉虧為盈」;另外為了迎戰電動車浪潮,北基攜手台達電,轉型搶攻電動車快速充電樁的布建商機,並積極布局綠能發電。北基今年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0.24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公司表示,這主要是拜油價反彈之賜。北基主業為加油站,公司與台塑化合作,目前有57座加油站遍布全台。去年初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布蘭特油價為例,最低跌破每桶20美元,加油站的獲利空間跟著受到壓縮。不過隨著歐美疫情逐漸趨緩的樂觀預期驅動,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反彈,今年3月最高衝上每桶70美元,站回疫情發生前的高點,北基本業營運大幅改善,第1季營業利益達3,731萬元。其次,北基轉投資北基實業、揚基等兩家營建公司,第1季因為建案交屋,也挹注轉投資收益1,782萬元,帶動北基第一季獲利表現。展望未來,面對電動車浪潮來勢洶洶,對於傳統加油站帶來強大威脅,北基超前部署,已經和台達電展開策略聯盟合作,搶攻電動車快速充電樁商機。北基成為台達電的電動車充電設備經銷商,取得經銷資格並具備安裝維護能力,二方面,北基也積布局綠能發電,透過100%持股的轉投資三地怪獸電力公司,旗下有子公司曜谷負責地面型光電產業、嘉昕專責屋頂型光電產業及儲能設備產業,另外公司也在台南將軍、七股沿海一帶魚塭,搶占漁電共生發電市場,布局相當多元,希望為公司營運蓄積下一波動能。
新iPhone下半年問世 外資:鴻海供應鏈地位不變
雖然近期台灣面臨疫情,不過美系外資出具報告指出,鴻海本季營運展望不變,第二季營收約與首季持平。且展望近期,鴻海可望保持其在蘋果業務中的供應鏈地位,且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變化。外資指出,本季鴻海營收當中,消費性電子受惠於手機、遊戲機需求強勁,本季營收雖然會季減微幅個位數,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將會大增15%。此外,電腦產品也會微幅季減個位數,雲端網路產品與元件及其他產品將會季增雙位數,且外資預期,與第一季度相比,利潤率更高。外資指出,鴻海管理層還表示,零組件的短缺帶來的影響有限,因為鴻海的大多數客戶都具有足夠的規模來確保零組件的供應,這要歸功於他們的業務規模和強大的議價能力。唯一的例外是網通產品,其訂單量較小,因此零組件供應限制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紅色供應鏈對於取代成為蘋果主要供應商野心勃勃,儘管一些投資者也會擔心鴻海在iPhone / iPad組裝業務的競爭壓力不斷上升,不過外資指出,鴻海可望保持其在蘋果業務中的供應鏈地位,且短期內不會出現重大變化。外資表示,因為新來者需要時間來建立NPI(新產品試產導入量產服務)和零組件製造的功能。鴻海仍將在今年下半年為新款iPhone組裝與不銹鋼外殼的主要供應商;在高階/迷你LED iPad的供應鏈地位也有望保持不變。鑑於組裝業務的強勁增長,除了利潤率提高之外,鴻海管理層還將專注於最大程度的提高EPS成長。
新南向國家5G建設發展 今年採購額度估調高三倍
隨著國際間疫情的影響逐漸淡化,新南向國家復甦力道強勁,尤其新加坡 、印尼 、泰國、越南、菲律賓等,今年各國紛紛朝向5G基礎建設發展,對於各種電子零件需求度暴增,由於去年疫情的低基期,買主今年預估採購額度調高300%左右,以因應復甦中的新南向市場。為協助我電子資通訊業者爭取相關商機,由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外貿協會辦理「新南向高效電子零組件線上拓銷團」,助業者布局東協國家,搶佔商機。貿協表示,本團安排東南亞各大型經銷代理業者、EMS、系統整合商與我商電源大廠星博、光通訊零件廠明虹、車載EVR老廠牌慧友,端子廠信盛精工、PCB日翔軟板、連結器廠佳必琪、電信與光通訊供應商松芯等洽談。日翔軟板為生產軟式印刷電路板的專業廠商,提供客戶從設計開發到量產一貫的專業服務,具備有完整的全流程生產自製能力,從單面至多層軟板及零件組裝服務,可為客戶提供長期性技術支援。馬來西亞買主表示,目前大多進口中國大陸成品至馬國販售,買主希望能找到供應商做SKD,因此找上日翔,討論合作開發物聯網裝置用IC載板。東南亞各國目前開始跟進5G電信設備更換的潮流,本次活動以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詢問度最高。我商光纖元件的設備最小訂單量合理、交期穩定,價格實惠,獲得許多買主青睞,在東協的基建專案希望能夠採用我商的光纖元件。佳必琪近年專注轉型在工業、醫療、安防與車載等物聯網的智能連結( SCI)產業,現因應全球生產區域化趨勢,產地除中國大陸外,也遍布台北、越南及美國廠,獲東協買主表達進口代理意願。外貿協會將在2021年持續辦理各項線上拓銷活動,另將於6月23日辦理AIoT線上採購大會,協助我業者無時差與距離掌握全球電子資通訊市場商機。
唯利是圖!今年首季淨流入中國資金創7年來最大 一帶一路添銀彈
全球籠罩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當中才剛剛要慢慢回到正常生活,搶在世界之前遏止疫情的中國,卻先顯現出全球經濟回到常軌的好處。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今年以來流入中國的資金正在增加,前3月淨流入創下7年來最高,並稱若資金流入中國趨勢穩定,中國將有更多資金可以投入對新興市場國家的融資行動。報導指出,統計今年1-3月全球資金流入中國金額為5901億美元,為2010年以來最大金額,而流出中國資金則為5016億美元,約與近幾年相當,整體淨流入金額為885億美元,創下2014年1-3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過去一段時間,由於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導致人民幣貶值預期加深,中國人民銀行多次實施干預,外匯儲備減少,加上中國企業對外併購增加,造成資金流出。報導認為,若資金流入的趨勢穩定下來,中國將容易增加「一帶一路」相關的新興市場國家項目等的對外投融資。
資金湧入搶購零組件與國債
報導指出,資金流入中國原因之一是來自境外的債券投資的擴大。美歐等主要國家2020年為因應COVID-19疫情而擴大貨幣寬鬆。另一方面,中國推進了經濟正常化。中美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吸引資金投入,外資持有中國國債比率1月已經首次突破10%。此外,疫情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供應鏈陷入混亂,一部分零組件和產品的訂單集中於中國企業。報導引述一名外資銀行的負責人表示「不少歐洲企業為了優先獲得中國的零組件,按人民幣計價預付進口貨款」。儘管歐美國家對於中國投資開始提高警覺,特別是敏感高科技產業以及併購活動,不過從全球資金流向來看,國際資金仍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成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包括《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媒體日前也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雖然降至15年來低點,但中國是少數幾個保持成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並且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目的地。據統計,2020年全球FDI規模下降38%,降至8460億美元,為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202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而美國很多經濟部門因疫情而關閉。
資金湧入搶購零組件與國債
報導指出,資金流入中國原因之一是來自境外的債券投資的擴大。美歐等主要國家2020年為因應COVID-19疫情而擴大貨幣寬鬆。另一方面,中國推進了經濟正常化。中美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吸引資金投入,外資持有中國國債比率1月已經首次突破10%。此外,疫情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供應鏈陷入混亂,一部分零組件和產品的訂單集中於中國企業。報導引述一名外資銀行的負責人表示「不少歐洲企業為了優先獲得中國的零組件,按人民幣計價預付進口貨款」。儘管歐美國家對於中國投資開始提高警覺,特別是敏感高科技產業以及併購活動,不過從全球資金流向來看,國際資金仍看好中國市場。
中國成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包括《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媒體日前也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雖然降至15年來低點,但中國是少數幾個保持成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並且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投資目的地。據統計,2020年全球FDI規模下降38%,降至8460億美元,為200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202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而美國很多經濟部門因疫情而關閉。
需求降溫雜音再起,國巨大陸手機訂單穩定
邁入第二季後,市場開始傳出5G推展進程不如預期、終端需求降溫、手機廠下修5G元件訂單等雜音,被動元件Overbooking疑慮再起。不過根據法人表示,被動元件龍頭國巨目前並未看到這樣的疑慮,至少就今年前三季看來,陸系手機訂單呈穩定狀態,加上手機相關應用屬於Telecom市場區隔,最多佔國巨整體營收16%(見圖,國巨法說),影響程度不如市場想像大;看好下半年與鴻海正式結盟後,供貨佔比提升下,各產品線稼動率續往滿載水位邁進。國巨第一季合併營收237.49 億元,季增7%、年增137%,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下,毛利率季增1.15個百分點。法人指出,對照國巨去(2020)年營收走勢,第一季小幅季增、第二季更好、第三季旺季效應發酵,今年逐季增溫走勢不變;預估第二季營收季增約1成續創單季次高、年增近倍,毛利率重回4成、EPS突破11 元。國巨今年股東常會原訂6月3日於新店舉行,並將於會中報告去(2020)年盈餘分配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0元(含盈餘發放8元及公積發放2元)。不過金管會已於5月20日緊急宣布,防疫考量下,自5月24日起的所有股東會均禁止在6月底前召開,並延至今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期間擇期召開,國巨也將經董事會決議通過後,另行公告股東會舉行日期。
鴻名兩大業務同成長 今年業績拚雙位數成長
連接器廠鴻名5月24日舉辦線上法說會,台灣本土疫情延燒帶動NB相關遠距需求,為鴻名業績增添動能,公司表示,看好今(2021)年兩大業務都會成長,全年業績可望年成長兩位數,內部目標為今年業績將年成長10%左右,連接器線材毛利率目標為維持20%至25%。鴻名主要業務包含線材連接器及系統整合兩大事業群,線材連接器終端應用以家電、事務機、資訊科技和車用的汽車倒車雷達及車燈線等為主,系統整合主要業務是資訊服務收入、系統軟體開發及大型專案等;目前線材連接器占鴻名營收比重約64%-65%,系統整合約佔35%-36%。公司表示,今年線材連接器事業成長動能包含智慧家電、車載電子產品,而在東南亞如菲律賓、泰國的生產基地也都成長中。系統整合事業方面,公司持續致力軟體開發能力,提高服務收入,並持續投入資訊安全等議題。雖然東南亞疫情未趨緩和IC元件缺料仍為營運變數,但預期第一季毛利率已是低點,第二季毛利率會優於第一季,全年業績可望年成長兩位數。
鴻海攜手全球第四大車廠,合資成立Mobile Drive搶食電動車大餅
鴻海集團日前與汽車大廠Stellantis進行合作,力拼今年8月31日完成簽約,雙方各持股各半,搶打Mobile Drive智慧座艙及先進車聯網服務,成為鴻海挑戰特斯拉(Tesla)電動車霸主地位的一塊重要拼圖。董事長劉揚偉指出,鴻海電子代工全球第一,目前除了MIH聯盟外,也與美國電動車新創Fisker、中國吉利汽車、拜騰等合作,可望從「勞力密集」轉型至「腦力密集」的新產業。分析師也認為,鴻海電動車事業,最快2023將會貢獻營收,集團策略短、中、長期改造計畫成效逐步顯現。
鴻海攜手全球第四大汽車廠Stellantis搶攻電動車
鴻海集團5月18日宣布將與全球第四大品牌汽車廠Stellantis,合資成立Mobile Drive,雙方各持股50%,Mobile Drive主攻智慧座艙及先進車聯網服務。富智康指出,具有約束性的協議預計8月31日前簽訂,達成階段性任務。Stellantis是一家跨國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於2021年合併義大利美國公司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與法國公司寶獅雪鐵龍集團,雙方各出資一半。該集團擁有廣泛的汽車品牌組合:阿巴斯、阿爾法・羅密歐、克萊斯勒、雪鐵龍、道奇、DS汽車、菲亞特、菲亞特專業、吉普汽車、藍旗亞、瑪莎拉蒂、莫帕爾、歐寶、標緻、公羊貨車及佛賀汽車。
鴻海攜手全球第四大汽車廠Stellantis搶攻電動車
鴻海集團5月18日宣布將與全球第四大品牌汽車廠Stellantis,合資成立Mobile Drive,雙方各持股50%,Mobile Drive主攻智慧座艙及先進車聯網服務。富智康指出,具有約束性的協議預計8月31日前簽訂,達成階段性任務。Stellantis是一家跨國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於2021年合併義大利美國公司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與法國公司寶獅雪鐵龍集團,雙方各出資一半。該集團擁有廣泛的汽車品牌組合:阿巴斯、阿爾法・羅密歐、克萊斯勒、雪鐵龍、道奇、DS汽車、菲亞特、菲亞特專業、吉普汽車、藍旗亞、瑪莎拉蒂、莫帕爾、歐寶、標緻、公羊貨車及佛賀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