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動態
衝刺新應用 連展2022營運可期
受電子產業普遍長短料影響,連展投控旗下包括連展科、連訊、連騰均有不同程度影響,連帶集團業績略顯疲弱。不過隨著第四季缺料有逐漸好轉,加上三家公司均積極拓展新應用,連展力拚2022年營運轉佳。連展於2017年12月29日轉型控股公司,目前轉投資中的三家重要子公司分別為連展科技、連騰科技、連訊通信,連騰及連訊分別在今年一月及三月登陸興櫃。連展以連接器相關產品為主,公司表示,目前板對板連接器市場主流仍是Pitch 0.4mm系列,不過連展科已開始穩定交貨Pitch 0.35mm系列,並持續建構產能,同時也與知名手機品牌客戶合作設計開發新產品,包括下一世代Pitch 0.3mm系列標準件、及穿戴市場主流產品應用,預計將擴大品牌客戶與ODM/OEM廠出貨。Type C方面,日前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議案,計劃將電子產品的充電接口統一為USB-C,加速USB TYPE C的普及應用;USB IF協會也已發表全新的USB Type-C 2.1規範,將最高電壓從目前的20V提升至48V,最高功率可以達到240W,不僅可滿足當前消費性電子產品充電需求,甚至可拓展到醫療、交通器材、工具機等應用。連展科表示,目前已擁有多項USB4和TBT4認證通過的Type C產品,作為USB-IF協會核心會員,除積極參與協會各項規格會議,並討論最新市場應用,也共同參與協會最新規格制定,已投入大量研發資源佈屬USB4下一代Gen4規格,傳輸速度將達80G。智能電動車方面,連展目前I/O連結器Type C、USB 2.0、Mini USB等產品已順利進入汽車Tier 2市場,持續穩定交貨。而用於車用影音連結器Fakra、Mini Fakra產品、車用環景ADAS系統與充電系統開發80A充電槍等車用連接器產品,均已進入最後測試階段,預計2022年第一季開始陸續出貨。在Cable產品上,致力於高速傳輸及細線距的連接線、極細線徑同軸纜線組立、RF Cable組立、HDMI Series、LVDS Cable與客戶特殊規格纜線等電子元件。2022年將更聚焦在高附加價值及技術含量更高的產品,如高速高頻、TB4/TB3、AR/VR等特殊Cable產品銷售,並同步朝向醫美健身、工控自動化、汽車新能源產業應用發展,以提升產品毛利率。
優群Q3獲利拚高;明年營運估兩位數成長
今年前三季營收逐季高帶動下,法人預期,連接器廠商優群上季獲利將同步挑戰高峰,單季每股稅後盈餘衝刺2元,第四季雖會有季節性下滑,但今年獲利將是上冷下加溫,明年在微型沖壓件與DDR5世代交替的新產品帶動下,營運將維持兩位數成長,獲利也將重回上升軌道。受到高銅價影響,優群今年毛利率調整壓力不小,所幸第一季見到低點後,第二季已有改善,根據法人最新預期,第三季會優於第二季,只是因銅價持高,改善幅度較慢,單季毛利率可能還難站上45%,也還不如去年同期,只是因單季營收創近年高、費用控制得宜,加上業外還有股利認列等貢獻,第三季獲利有機會與營收同步挑戰高峰,單季每股稅後盈餘估約2元。展望第四季,優群認為,還是會有季節性的下滑,營收季減率可能約一成,而因原料成本與產品組合預期與第三季差距不大,毛利率先看穩,在銅價短期已難有明顯回跌下,毛利率較大改善可能要寄望產品世代交替,時間點預期會落在明年第二季後。其中一個世代交替動能來自DDR5,優群對應的產品線包括Long DIMM與SO DIMM,因公司Long DIMM仍是少數獲認證的SMT製程連接器廠商,在DDR5的高速傳輸需求下,將大舉取代前世代的DIP製程;以目前主流的DDR4系列產品來看,改採SMT製程的比重已約半數,顯示已有高端產品提前轉換。不過優群坦言,在下游客戶成本與合格供應者數量考量下,也有聲浪希望推出介於SMT與DIP中間規格的產品,但尚未獲得協會同意,公司持續關注相關變化的影響,但法人與業界普遍認為,在伺服器等高端產品全面改用SMT的可能性仍大。另個重點成長預期則是微型沖壓件,公司目前提供三類產品,包括應用於美系手機大廠濾波功能的Metal bar,今年營收佔比已近一成,明年應用於主力客戶穿戴裝置新品的Metal fence,第二、三季有量產機會,整體微型沖壓件營收佔比有望較今年倍數成長。最受期待應用在半導體封裝製程的Micro pin header,潛在商機仍大,但目前客戶尚無大幅進展。
處分昆山廠收益本季入帳,今皓今年拚轉盈
逐步擺脫既有包袱,連接元件廠商今皓第三季本業虧損縮減,法人預期,本季在處分昆山廠收益入帳下,全年可望順利轉盈,未來會加強在東南亞布局與車用、高頻線束等認證規劃,期望帶動營運逐步好轉。今皓公告前三季財報,累計合併虧損8,795萬元,每股稅後淨損0.5元,第三季單季每股淨損約0.05元;以公司公告數字推估,第三季毛利率應該已經重回兩位數,營益率的負數也壓縮到近五季最佳水準。今皓日前也已公告,處分大陸昆山區其中一個位於開發區的廠房,預估處分利益3,525萬人民幣,折合台幣逾1.5億元,根據會計準則,須全數款項收足後,才得認列,預計本季入帳,在該筆收益入帳下,法人認為,本季與今年全年都有機會轉盈。而今皓在陸續處分昆山一廠與安徽廠後,目前大陸區剩昆山二廠與泰國廠運作,公司也期望,逐步調整產品比重與生產配置,淡出不賺錢的產品線,並增加泰國廠布局,提高生產彈性。主力布局會以車用、高速傳輸線束為主,目前都已有新品送客戶認證中,盼望明年後逐步發酵。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數位轉型驅動,陸邊緣運算伺服器市場成長快
IDC發布《中國半年度邊緣運算伺服器市場(2021年上半年)追蹤報告》顯示,今(2021)年上半年中國邊緣運算伺服器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3.3億美元,預計到今年底將達到33.1億美元,較去年增長23.9%。IDC預計,2020-2025年中國邊緣運算伺服器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CAGR)將達到22.2%,高於全球的20.2%。今年上半年中國垂直行業和電信網路(MEC)邊緣運算伺服器細分市場規模達到2億美元、年增84.6%。從應用行業來看,公用事業、金融、電信和製造業需求快速增長,電信行業積極發展邊緣運算平臺以承載網路轉型業務,包括網路功能虛擬化基礎設施NVFI、下沉核心網網元UPF及多接入邊緣運算MEC業務等;電力、金融和製造業加快部署邊緣運算伺服器,支撐工業機器視覺質檢、設備預測性維護、線路/管道檢測、智慧營業廳等場景解決方案,以邊緣洞察全面賦能企業業務創新。從出貨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邊緣定製伺服器市場排名前三的廠商依序為浪潮、新華三和華為。IDC預計,隨著靠近數據產生端的邊緣應用場景逐漸豐富,對於具有特定的外形尺寸、低能耗、更寬的工作溫度,以及其他特定設計的邊緣定製伺服器的需求將快速增加,以適應複雜多樣的部署環境和業務需求。邊緣定製伺服器市場預計在2020-2025年將保持76.7%的年複合增長率,到2025年,在該細分市場的占比將超過40%。IDC中國企業級基礎架構研究經理李木認為,圍繞邊緣場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解決方案部署,為企業業務創新提供完善的數據資產安全性原則和即時運算能力支撐,是加快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路徑;未來五年,全球部署在邊緣側的伺服器市場增長將遠高於核心數據中心的平均增速。同時,在電信、製造、交通等行業使用者多元業務需求的驅動下,邊緣定製伺服器市場也將成為伺服器市場成長最快的子市場之一。
蘋果將推MR裝置 傳和碩代工
彭博報導,蘋果旗下首款混合實境(MR)頭戴裝置最快明年推出。市場盛傳,該新品售價可能高達3,000美元左右(約新台幣約8.4萬元),是坊間相關產品售價最高,也是蘋果歷來最貴的穿戴裝置,由和碩獨家拿下代工訂單,扛起蘋果進軍元宇宙商機最重要的終端產品組裝任務。蘋果首款MR裝置預料將為消費者提供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功能。蘋果執行長庫克先前已預告,AR可以用於增進對話,這項技術對蘋果的未來「至關重要」。一般預料,蘋果相關裝置要價不斐,甚至是蘋果歷來最貴的穿戴產品,和碩獨家代工,利潤也可望比iPhone高。對於獨家代工蘋果首款MR頭戴裝置,和碩表示,不評論單一客戶及產品。不過,和碩已投入發展AR/VR裝置多年,2016年6月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期間舉辦新品及技術發表會,由董事長童子賢親自展示內部開發的VR背包與頭戴式穿戴裝置。在實際案例上,和碩曾在2019年與英國擴增實境技術公司Wave Optics聯手推出超輕量無線AR眼鏡AiR,適用於工業、醫療及企業用市場三大領域。另,和碩也曾與3M共同開發獨立VR頭戴顯示器VX6,具備豐沛的VR/AR硬體製造能量。彭博資訊撰寫「Power On」時事通訊的記者葛曼(Mark Gurman)在Power On專欄中表示,2022年可能是蘋果發表在AR或VR領域成果的一年。關於蘋果積極開發某種形式的AR或VR頭戴裝置,或是開發像是「Apple Glass」智慧眼鏡的謠言多年來不斷流傳,但該公司迄今沒有透露出將推出這類產品的跡象。葛曼則透露,蘋果正「計劃在明年推出具有先進晶片、顯示器、感測器和具有虛擬化身功能的高價裝置」。葛曼並未提到這款頭戴裝置的可能售價,僅形容是昂貴的。根據一篇1月的報導,蘋果規劃讓自家的頭戴裝置售價高於競爭同業的裝置。外媒《The Information》曾撰文預估,蘋果開發中的混合實境裝置價格可能高達3,000美元,是Meta(原臉書)VR裝置QUEST 2 128GB版本售價的十倍。若售價消息為真,該產品將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貴的穿戴裝置。葛曼說:「對於蘋果的第一款頭戴裝置來說,目標在於獲得混和實境體驗,能夠利用速度敏捷的晶片和高階顯示器操控高品質虛擬實境遊戲。」
童子賢布局 不單押手機
隨著蘋果iPhone組裝業務利潤愈來愈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年加速轉型新事業,不再把重心單押智慧手機業務,除了積極開發擴增實境(AR)和虛擬實境(VR)裝置之外,和碩近年更加大力度投入電動車事業,希望可以帶動下一波營運高峰。和碩轉型的新領域,除了AR/VR、隱形眼鏡事業、智慧城市物聯網裝置之外,也趁著全球各國陸續啟用5G服務,加速切入相關網通商機,但最具爆發力的新事業,首推電動車。和碩布局車用電子超過十年,近年隨著特斯拉引爆電動車熱潮,身為供應鏈之一的和碩,也決定押寶特斯拉,「東進」美國德州設廠,預計新廠可望於明年量產。和碩目前為特斯拉代工中控台、自駕模組、電控單位及充電樁,但對於美國投資案具體時間點、投資金額以及細部地點,和碩對外仍三緘其口,僅釋出地點位於德州及明年新廠將量產的規劃。此外,和碩11月1日公告,代子公司華瑋投資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投資PEGATRON Mexico S.A. de C.V.,交易總金額約為新台幣3.32億元,交易數量為23,577,281股,單位價格為每股墨西哥披索10元整。PEGATRON Mexico S.A. de C.V.是和碩設在墨西哥的公司,目前以3C產品維修為主,並未負責組裝製造,但據了解,和碩此次增資是為了重整該廠房,未來不排除生產3C或電動車零組件。
i13猛 蘋果本季可望稱王
下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預期仍將受到供應鏈缺料,及生產區地方政府政策性因素影響,壓抑整體出貨、銷售動能,不過研調機構指出,蘋果可望受惠iPhone 13系列新機的強勁市場需求,加上蘋果在零組件採購及供貨順序皆具優勢,推升其繼第三季重返全球智慧手機第二大後,於第四季登上龍頭寶座。全球智慧型手機持續受到料件短缺及供應鏈產能受限、中國限電,加上國際物流等不利因素影響,兩大研調機構IDC及Canalys最新報告指出,第三季整體智慧手機出貨總量從上半年的年成長走勢轉衰、至少年減6%,來到3.25億~3.3億支,且在中東歐、亞太及中國地區皆有相對明顯衰退,同時在北美、西歐則有微幅下滑走勢。在品牌廠表現部分,三星單季出貨量達6,900萬支以上,仍以逾兩成市占位居第一,但為前五大下跌最多的品牌、年減逾一成。蘋果則因新機iPhone 13系列的發布帶來強勁的預購量,同時也拉抬iPhone 12系列銷售勁揚,單季出貨達4,900萬~5,000萬支,市占增長超過兩個百分點、達15%,重回全球第二大。Canalys並預期,蘋果雖同樣面臨供應壓力,但透過其在各市場推動B2B的通路策略合作計畫有大幅進展,同時iPhone新機亦因有助推升用戶轉向5G、而受到各國運營商青睞,加上蘋果在供應鏈的供貨順序居前,並較其它品牌具採購優勢,有機會在第四季拉下三星、站上全球第一大。Canalys進一步指出,三星兩款可摺式新品Galaxy Z Flip3、Fold3,在第三季衝出了令人驚訝的300萬支以上出貨量,但在少了過往下半年的旗艦機款Galaxy Note系列,及高階機款出現短缺等影響下,下半年表現恐不若以往。至於位居三到五名的陸系品牌中,小米單季出貨量雖以個位數年減幅下滑至約4,400萬支,但市占則有微幅增長、達13~14%。另市占相當、皆約達一成的OPPO及vivo,單季出貨量也有約3,500萬支表現。
Q3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年減1成 三星、蘋果市占居冠亞軍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約3.13億支,年減約10.2%;以各品牌出貨量來看,三星以市占率22.1%奪冠、蘋果以16.1%市占率居第二。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調查資料,今年第3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分區域來看,受全球物流運輸及前期庫存影響,第3季度海外市場(不含中國大陸)出貨量約2.4億支,年減約11.9%。中國大陸市場部分,受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及終端廠商產品創新乏力等因素影響,整體呈現低迷態勢,第3季度中國大陸市場的出貨量約7,550萬支,年減約4.7%。群智諮詢表示,進入第3季度後,儘管全球疫情對手機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弱,但受全球供應鏈不穩定及上半年管道高庫存影響,第3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呈現下降趨勢,整體智慧手機市場仍呈現低迷態勢。群智諮詢指出,以第3季度多個主流品牌發佈旗艦手機的情況來看,三星發佈Galaxy Z系列折疊旗艦手機,第3季其出貨量約6,920萬支,市占率22.1%位列市場首位。蘋果在9月發佈iPhone13系列,雖然產品功能較上一代升級有限,但憑藉靈活的價格策略,仍斬獲眾多中高端市場用戶,獲得較好的市場回饋,以5,040萬支智慧手機出貨量位居第二,年增約21%,市占率16.1%。小米受晶片供應及整體庫存策略調整影響,第3季度智慧手機出貨量約4,430萬支,年減約5%,位列第三,市占率14.1%。OPPO受益於華為事件的影響,第3季度智慧手機出貨量約3,580萬支,年增約8.8%,依舊保持同比增長的趨勢,市占率11.4%。Vivo第3季度發佈旗艦X70系列及iQOO8系列新品,憑藉穩健的產品策略和價格策略,vivo旗艦產品市場表現良好,第3季度vivo出貨量約3,340萬支,年增約7.1%,市占率10.7%。根據群智諮詢資料顯示,vivo第3季度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約1,890萬支左右,年增約45.5%,位居內銷市場第一名。榮耀恢復速度驚人,無論從供應鏈、管道及產品等方面,都承受住時間的考驗,第3季度憑藉榮耀50等系列產品的表現,市場地位開始快速上升;第3季度中國大陸市場出貨約1,160萬支,已經超越小米,位居中國大陸市場第三名。展望未來,在全球經濟恢復進程不均衡的大背景下,全球供應鏈也正在發生重構,能源危機目前成為亞洲、歐洲甚至北美等地區的關注焦點;智慧手機的終端需求仍然缺乏必要的強勁推動力,根據群智諮詢最新預測,今年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3.1億支,年增約4.2%。預計2022年全球智慧手機的需求規模約13.7億支,年增約4.6%。
大廠雙R拚場 各擁優勢
網路社群龍頭臉書大動作改名Meta要轉攻元宇宙,引發全球科技迷關注,也讓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裝置又躍上檯面,其實VR/AR相關設備已經發展近十年,產品發展也逐漸成熟,包括三星、Meta、宏達電、索尼等都蓄勢待發,各擁優勢大步走向大眾市場。三星以Gear VR產品搶市,主要將手機放入頭戴設備之中,透過手機在左右眼,顯示不同角度的畫面,讓大腦產生立體的錯覺,模擬出身歷其境的畫面。臉書旗下VR產品為Oculus,在臉書正式更名為Meta後 ,旗下產品停止使用Oculus這個品牌名稱,Oculus Quest 2將是Oculus品牌下推出的最後一款產品。Oculus Quest 2為一體機無須外接主機,透過無線手把及按鍵,能在虛擬遊戲中操作道具,支援多款經典熱門遊戲如俠盜獵車手、惡靈古堡4等。宏達電VIVE則分為免連外部主機的一體機及PC VR裝置,最新的Flow系列則屬於一體機。
衝數位經濟 陸申請加入DEPA
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昨致信「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保存方紐西蘭的貿易暨出口成長部長歐康納,正式申請加入DEPA。據大陸商務部官網,申請加入DEPA,符合中國大陸深化國內改革和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方向,有助於中國大陸在新發展格局下與各成員加強數位經濟領域合作、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下一步,中方將按照DEPA有關程序,和各成員開展後續工作。DEPA由新加坡在二○一九年提出。新加坡、紐西蘭和智利三國於二○二○年六月完成簽署DEPA,韓國今年十月申請加入。DEPA官網介紹,主要目標是建立特定基本規則,例如對企業有利的相關規定,以推廣會員國成為數位經濟平台,藉此促進企業的數位產品與服務出口,並開拓新科技領域,協助社會整體經濟發展。大陸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所所長杜國臣表示,DEPA是一個新協定,儘管它的體量規模較小,但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它代表了一個趨勢,在現有的貿易和投資協定之外,單獨提出關於數位經濟的協定,是全球第一個關於數位經濟的重要規則安排,為全球數位經濟制度安排提供樣板。杜國臣指出,如今無論是投資還是貿易,逐漸以數位化形式呈現。根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測算,全球數據跨境流動對全球GDP增長的推動作用已經超過貿易和投資,數位領域國與國之間規則安排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由此產生的數據跨境流動、數位安全、隱私、反壟斷等一系列問題,需規則和標準來協調。
台廠調度產能 降低衝擊
全球被動元件一哥日商村田製作所示警市場拉貨動能趨緩,產品報價面臨修正壓力,台灣被動元件雙雄國巨、華新科不敢掉以輕心,尤其因應消費性電子產品和智慧手機放緩,車用、工控等依舊強勁的「終端需求兩極化」狀況,國巨、華新科各自出招,進行產能調度與優化,降低市場波動衝擊。國巨本季進行策略性調整,將標準品產能利用率降至七成,高階品維持滿載。華新科則說,目前受惠於車用需求持續增加,旗下工廠仍維持正常生產,僅不需加班生產,待供應鏈回復正常,便有足夠的庫存支應需求。
造車新勢力 蔚來銷量墊底
中國大陸蔚來、小鵬及理想(俗稱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10月1日先後公布10月的交車數據,其中小鵬汽車交付1萬138輛,年增233%居首位,理想汽車7,649輛年增107.2%居次,原本造車新勢力龍頭蔚來汽車受產線調整影響,10月僅交付3,667輛,年減27.5%,這是蔚來汽車今年內第二次出現交車輛下滑的情況。為何在「蔚小理」此輪競爭中敬陪末座,蔚來汽車指出,為導入新車型和提升產能,江淮蔚來合肥先進製造基地生產線改造升級,這一工程影響公司10月的生產計畫,導致部分原訂10月交付的車輛訂單延遲交付。澎湃新聞報導,蔚來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10月下旬,公司生產線已逐步恢復生產,將盡快展開交付。事實上,在此之前,蔚來汽車也曾在8月,因為晶片短缺和南京疫情影響,導致交車量下滑,從7月的7,931輛,下滑到8月的5,880輛,直到9月各種配件供貨跟上,才突破1萬輛大關,達10,628輛,成為當月的大陸新勢力車企交車輛第一。但到了10月,蔚來汽車交車量再度驟降到3,667輛,換算月減幅度達65.5%。另一方面,在原物料短缺的背景下,小鵬和理想雖然10月交車量成長,但均表示遇到「毫米波雷達」的短缺問題,只好相繼推出「先交付車輛、後補齊雷達」的方案,涉及小鵬P5和理想ONE兩車型,恐會影響後續表現。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理想ONE車型10月新增訂單數量,超過14,500單,為此,公司正在和供應商全力合作以恢復毫米波雷達的供應。
防疫放寬 東南亞製造業回神
東南亞各國歷經今夏變種病毒造就的另一波疫情後,近日政府陸續放寬防疫限制,激勵製造業復甦。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製造業都在10月恢復成長,印尼製造業更締造十年多來最大成長,唯獨緬甸製造業持續萎縮。研究機構IHS Markit最新調查顯示,馬國10月製造業PMI達到52.2,與9月的48.1相比象徵產業恢復成長,並達到今年4月以來最高點,主因是政府解封後工廠陸續復工。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也突破象徵榮枯分水嶺50,是過去6個月來首例。10月製造業新訂單指數更創下今年4月以來最高點。然而,全球供應鏈混亂及通膨升溫讓馬國製造業持續面臨成本壓力,使10月製造業輸出價格指數衝上今年4月以來最高點。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市場供需依舊失衡,且這般情形還會持續一段時日,對製造業成長形成阻礙並加重價格壓力。」越南製造業先前連續四個月萎縮,終於在10月恢復成長,使10月製造業PMI達到52.1。越南政府近日放寬防疫限制後,推動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及新訂單指數雙雙上揚,但許多先前因工廠停工而返鄉的勞工尚未復工,導致10月製造業就業指數下滑。威廉森表示:「部分製造商仍在等待上一波疫情返鄉的員工回歸,以致10月製造業陷入勞工短缺,希望這些問題在未來幾個月製造業恢復正常運作後得以化解。」印尼製造業繼9月恢復成長後,10月成長加速使製造業PMI從52.2增至57.2,並達到2011年4月Markit開始追蹤印尼製造業數據以來最高點,主因是新訂單及生產指數雙雙創新高。隨著印尼脫離上一波疫情高峰期,各項防疫限制逐漸鬆綁,促使製造業就業活動在10月恢復成長,是過去四個月來首例。但是上游供應鏈混亂以及國際原物料漲價使製造業輸入價格指數在10月創下八年高點。泰國製造業PMI在10月達到50.9,是今年4月以來製造業首度成長,主要是受到生產指數創新高所推動,無奈供應鏈問題導致市場需求偏低,使製造業持續縮減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