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站在台達電等巨人們肩膀上,映興今、明年獲利挑戰新高
連接器元件廠映興產品智能電子線束主要應用於高階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電動車、5G通訊及自動化智能及儲能設備上,主力銷售客戶均為國內外上市櫃知名綠能減碳大企業,如台達電、巨大、美利達、Dyson、Gogoro等,站在眾多巨人們肩膀上,讓映興可以看得更遠、跑得更快。產品線主要連接線束模組代工,占營收比超過六成,像台達電的車用線束模組就是給映興代工,目前還供應台達電包括UPS(不斷電系統)、儲能系統、汽車電動座椅馬達輸出線束模組等三大產品線,而映興的泰國廠就是為了服務台達電而設,台達電也成為映興最大客戶,營運占比超過30%。台達電將展開未來10年的高速擴充期,看好再生能源與儲能結合,將扮演台灣穩定供電來源,儲能產業可望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綠盾,尤其在發展儲能產業、電動車產業下,加上台灣布局電池產業已久,看好相關產業可望創造4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超過1100億元的龐大產值。法人認為,有台達電集團作為奧援,有利映興搶佔國內逾千億元的再生能源與儲能龐大商機。另外,映興的三電系統防水連接線束(ODM/OBM),主要功能是連接e-bike的電機、電控及電池系統,結構精巧、重量輕、可隱藏於車架內,符合輕量化及小型化要求,並能達到野外惡劣環境防塵、防水要求,穩定傳送電力及速度、溫度、電池容量等多種感測訊號,例如能偵測踏板施力即時回饋對應的穩定動力,達到登山越野特別強調的高可靠度、人車一體的高靈敏性,取得專利後,陸續打入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與電動機車市場,目前全台市占第一,客戶包括巨大與美利達等,台灣90%助力車與電動自行車的防水連接器皆由映興供貨,甚至透過協力廠商也間接打進電動機車Gogoro供應鏈,尤其巨大、美利達、Gogoro都是世界龍頭大廠之一,可當作未來搶攻國際市場的跳板。受惠歐美中、高階電動自行車熱賣,美、日、台5G基地台積極布建,今年前三季淨利5813萬元,年增79.6%,EPS達1.63元,賺贏去年一整年,預估全年EPS上看2元刷新高。展望明年,在美國總統拜登擴大內需,也包含5G基礎建設,映興提供5G基地台所需高可靠度的大電流電源連接線束,看好全球擴大5G基礎建設,仍將爭取相關商機。此外,在汽車晶片缺料趨緩下,明年全球汽車市場恢復較大成長,車用電源線也可望較今年大幅增長。法人認為,映興目前接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下半年,未來也有擴廠計畫,預估明年獲利持續高成長,全年EPS可望挑戰2.5元,續創歷史新高。
 
胡連明年拚賺1股本 亞系外資喊上170元
端子廠胡連受惠於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蔚來汽車明年訂單較今年倍增,以及美系電動車大廠電池管理模組連接器擴大交貨品項,明年營運可望再創歷年新高,法人預估,胡連明年獲利有望挑戰一個資本額,亞系外資重申胡連「買進」評等,目標價170元,胡連盤中股價走高。電動車滲透率快速提升,胡連因電動車連接器系列產品已順利切入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及理想汽車,以及美國電動車大廠,高低壓端子連接器出貨快速放量,由於各家品牌車廠積極搶佔市場,明年下單給胡連的訂單量均較今年倍數成長,讓胡連明年營運展望樂觀。在傳統旺季加持下,胡連11月合併營收達4.91億元,年增16.18%,創下單月歷史新高,累計前11月合併營收為44.42億元,年成長39.46%,由於客戶訂單強勁,胡連預估,第4季業績有機會挑戰單季新高,全年營運可望創下歷年新高,法人預估,胡連今年每股盈餘可望上看8元。在新訂單挹注下,胡連表示,明年合併營收可望較今年兩位數成長,再創歷年新高;法人預估,明年有機會挑戰賺進一個資本額。亞系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大陸車市因遞延訂單持續強勁,且東南亞市場復甦,加上歐洲及美國客戶高階產品應用,我們預估胡連明年營收將年增13%,胡連也將持續擴大在台灣及越南的產能,台灣廠區可望自2022年第1季量產,公司目標是到2022年底台灣產能增加10%,未來2到3年越南產能擴大10%,我們將胡連2021/2022/2023年營收提高3%/3%/4%,並將2021/2022/2023獲利調整5%/1%/0%,重申胡連「買進」評等,目標價170元。
 
貿聯榮獲 「大中華地區高科技業最佳投資人關係公司」
全球連接線束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貿聯12月9日於英國投資人關係雜誌《IR Magazine》頒發 2021 年度大中華區最佳投資人關係獎項,貿聯榮獲「大中華地區高科技業最佳投資人關係公司」。除了前述得獎項目外,貿聯控股另獲得「大中華地區中型市值最佳投資人關係企業」、「大中華地區最佳投資人關係長 – 黃英記」共三項提名入圍,為大中華區獲得最多項提名的企業之一。貿聯董事長梁華哲表示:「今年貿聯再度獲獎,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感謝大中華區投資人、證券分析師、券商夥伴對我們投資人關係團隊的肯定。貿聯會繼續努力不懈,以友善投資人、維持資訊透明為企業責任,將穩健永續的長期價值回饋給股東及利害關係人。」
貿聯以最佳實務為標竿,將投資人關係、媒體關係、公司治理整合於投資人關係團隊,提供及時準確的對外訊息;同時,我們以投資人為導向,精簡產品分類並提供趨勢變化於揭露資訊,大幅縮短投資人理解線束產業的門檻,並發現公司穩健成長的長期價值。市場連結上,我們主動在每一季度季報後聯繫股東與證券分析師,反饋給經營層,今年以來,貿聯已參與國內外投資論壇達22次,並受10家券商列為長期研究追蹤公司。英國投資人關係雜誌《IR Magazine》每年於全球評選投資人關係實務中傑出的專業人士、企業、 經營團隊,並頒獎表揚。大中華區於本年度分為票選組以及書面審查組,總計評選 28 個獎項。貿 聯在票選組榮獲三項提名,票選組由投資經理人、證券分析師依各領域票選表現傑出的得獎者; 書面審查組包含委員評比永續報告、年報以及投資人活動日等項目。
 
「中大-宏致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共同面對5G技術挑戰
國立中央大學與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12月15日在中央大學宣布成立「中大-宏致聯合研究中心」,由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與宏致電子袁万丁董事長共同簽訂合作意向書,希望有效整合跨部門、跨系所、跨領域的學研資源,以研究中心為主體,推動產學合作,促使雙方在5G前瞻技術研究、系統開發與人才培育上緊密合作,以厚植產學競爭力!全球進入工業4.0的浪潮,並隨著5G的普及,傳輸設備要具備高速率、高功率負載、快速充電、高頻、無線和輕巧化的趨勢下,相關的電子零組件的產品也從設計、製造到組裝,都面臨新的挑戰和機會。面對產品的本身的材料金屬、電鍍製程到塑膠材料的選用,都必須因應5G應用而改變。在中央大學傑出校友袁万丁董事長與中大學術發展基金會董事長蔣偉寧的大力支持下促成本次合作,希望結合中大豐沛技術能量與人才資源,協助宏致電子在5G智慧製造上變革與創新。而宏致電子身為全球高精密連結器與連接線的領導廠商,掌握技術就是掌握市場先機,面對如此大的機會和挑戰,特選擇中央大學作為並肩作戰之夥伴。「中大-宏致聯合研究中心」未來規劃合作包含企業人才的培訓,從智慧製造的課程到公司內部觀念的導入與建立,並深入化與普及。以及產線自動化升級、超高速連續精密端子沖壓模具、散熱系統研究、高頻通訊網路傳輸量測系統、模具加工等等。雙方藉由各項產學合作案之運行,希望協助宏致電子在5G智慧製造上的成功轉型,以創新具競爭優勢產品,迅速打開其連結器、連接線產品在5G應用、雲端資料中心、網通、IOT物聯網與工控市場的擴張,持續奔馳於市場領導地位!

總體經濟

台灣今年通膨率升至2%
亞銀(ADB)12月14日公布2021年亞洲發展展望報告,由於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讓疫情再度爆發,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大陸復甦動能放緩,因此將大陸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由9月的8.1%下調到8%,2022年增長率由5.5%下調到5.3%。台灣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維持不變,但2021年通膨率預估從1.5%調高至2%。報告稱,亞洲發展中國家在持續推動疫苗接種及防疫措施下,2021年經濟穩定復甦,將保持9月份預期的強勁反彈。不過亞銀代理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Zveglich Jr.指出,Omicron病毒株讓人們意識到疫情可能再度擴散,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另外,大陸經濟增長出乎意料快速下滑,也拖累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增長,報告將2021年、2022年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0.1個百分點,降至7%和5.3%。台灣方面,亞銀維持2021年、2022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分別為6.2%和3%。亞銀指出,在政府發放振興五倍券及消費信心回溫下,預期第四季民間支出增加,將帶動第四季增長優於第三季表現。不過,亞銀將2021年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從1.5%上調到2%,2022年的通膨率則維持1.1%不變。亞銀指出,台灣核心物價從2020年1~10月的0.1%,快速上升到2021年同期的1.3%,主要是台灣的交通運輸、通訊、娛樂等方面價格上揚。再加上近期物價走勢高於預期,因此上調2021年的CPI年增率預估。至於下調大陸經濟增長預測的原因,亞銀指出,除了疫情,還有近期房地產企業債務、製造業放緩、物價飆漲等,讓經濟增長動能有所減弱。物價方面,亞銀預期2021年大陸的CPI年增率為1%,但2022年在食品及商品價格的顯著攀升下,全年CPI年增率預估為2.1%。亞銀對印度2021年經濟增長預測從10%下調至9.7%,對2022年的預測則維持7.5%不變。馬來西亞和越南經濟增長將放緩,報告將東南亞地區2021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3.1%下調至3%,但對2022年的預估從5%上調至5.1%。

電子資訊

電動車趨勢 創10年車市大商機
KPMG安侯建業15日發布《2021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指出,全球超過五成汽車產業主管樂觀看車市,相信在未來五年內營收將有突破性的增長,關鍵在於汽車產業將在10年內全面轉型,有望重塑競爭格局與核心價值鏈。汽車產業發展歷史至今已逾130年,然而汽車製造商很少面臨像電動車的大規模技術與商業模式變革。KPMG安侯建業15日發布《2021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訪問31個國家共1118位汽車業高階主管對汽車業未來的前景看法。多數的汽車業高階主管預估2030年電動車(EV)成本將相當於燃油車款(ICE),而且2030年電動車在中國大陸、美國、日本及西歐國家市占率估計至少一半以上。高達九成(91%)汽車業高階主管希望政府提供純電動車(BEV)的購車補助,其中的68%則認為政府應逐步廢除單價超過5萬美元的電動車補貼;此外,77%高階主管認為即便在沒有政府補助的情況下,電動車仍可以在未來十年內普及化。然而,基礎設施是電動車現在面臨的主要挑戰,充電一直是電動車發展過程中高度被關注的議題,KPMG安侯建業調查也顯示,多數電動車用戶最常在家裡充電,這也代表基礎設施比例仍不平衡,近八成(77%)受訪者表示若旅行中電量不足時,他們理想充電時間以不超過三十分鐘為限,然而目前使用的絕大多數充電樁充電需要耗時三小時以上,快速充電站也約需耗費一小時,設立的成本更高達10萬美元。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人劉彥伯指出,台灣充電樁供不應求的狀況使得消費者降低購買電動車意願,加上國內沒有統一充電標準,導致快充站缺乏共通性。儘管工研院成立「充電聯盟」,但目前還沒有真正落實到政策中,也成為台灣業者所面臨的困境,未來國內若能打造統一的公共充電站,將帶動充電設備蓬勃發展。另外,有78%的汽車業高階主管表示2030年多數新車將透過網路販售,47%認為2030年至少有六成新車將由汽車製造商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種以汽車製造商為導向的線上銷售模式將使汽車業產生顛覆性的改變,未來五年消費者的購車要素中「無縫、無憂體驗」將比「駕駛性能」更為關鍵。KPMG安侯建業工業產業主持會計師張字信表示,除了製造商的銷售模式改變,消費者的銷售模式也將有所變革;「汽車訂閱服務」已被消費者廣泛接受並成為一種新消費模式,未來消費者在購買尋找愛車時將更加彈性、多元,也不必擔心換車所帶來的龐大資金與沉重負擔,如同報告調查結果說明,汽車製造商的核心價值將重新建構。綜觀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廠商,高達331位受訪者認為特斯拉是自動駕駛車解決方案的龍頭廠商,其次為華為(120位)、Cruise(106位,通用汽車GM與Honda關係企業)及Waymo(93位,Google關係企業)。面對電動車商機,近年許多科技大廠也紛紛加入電動車行列,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認為全球迎戰電動車大廠分別為Google、Apple、Amazon、Huawei、Samsung、Tencent(騰訊)及ByteDance(字節跳動)。惟KPMG安侯建業《2021全球汽車產業高階主管調查報告》顯示,「供應鏈議題」為汽車產業高階主管目前最擔心也是最棘手的問題,有65%受訪者認為應透過直接投資供應商或合資企業等方式加強供應鏈的控管。劉彥伯說明,疫情催使供應鏈重組加速,企業供應鏈除具彈性,更需強調「透明化」,汽車製造商可以擴大採購備料與品質資訊,以增加潛在的原物料供應商的家數,或要求供應商分散供應鏈生產的據點、應用資訊科技串聯完整的生產、採購、配送與替代料等相關的管理資訊,讓原物料的供應資訊正確、即時且透明。除了改善上述供應鏈的彈性與透明,更要翻轉商業模式、核心技術以及人才培育,尤其是適應各區域的法規,強化資通訊安全以及ESG,維持供應鏈「韌性」才能提升企業長期的競爭力。
 
經濟部助產業數位轉型 工研院智慧機器人吸睛

經濟部技術處運用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投入智慧製造整合服務及機器人技術研發,15日在「2021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展出應用在水五金、汽車鈑金、人機協作、製造場域智慧化的整合服務等15項創新成果,包括國內首創「RobotSmith CPS研磨拋光機器人3.0」、榮獲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關節模組化手臂」、應用在汽車鈑金加工「免模具金屬鈑件摺邊機器人系統」、模仿人類精細雙手精協作的「雙臂機器人」,以及整合遠距協同工程與零信任(Zero Trust)資安防護架構等技術,協助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及新生態體系,帶動機械產業搶攻新南向商機。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表示,在後疫情時代,智慧製造導入是產業生存保衛戰,未來智慧製造發展將具有三個特點:第一是數位化與自動化結合,透過軟體將老師傅的經驗進行數位化後,移轉給機器人進行自動化生產,如金屬鈑件摺邊機器人系統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得以傳承,更大幅縮短鈑件打樣流程,今天下單打樣,隔天取樣。第二是機器人功能精細度提升,從早期的單一功能機器手臂生產,變成多軸自由度,類似人的雙手,動作更加靈活,如雙臂機器人具先進觸覺感測,抓取形狀不規則物件,能從事多元工作。第三是成為產業外銷利器,疫情造成供應鏈大幅移動,透過沉浸式協同工程及高資安防護等進行海外產線佈建的經驗,讓我國成為智慧製造整合系統服務的輸出國,希望持續將相關經驗運用到各種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相關應用,協助產業轉型,搶攻智慧製造商機。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胡竹生表示,工研院在機器人領域耕耘已久,已大幅借重軟體來加速後端應用開發,協助產業強化智慧生產,未來可持續更新AI資料庫訓練學習,傳承專業技藝與經驗,以滿足產線彈性配置與功能擴充的需求,讓品質再精進提升,展現亮點成果。其中工研院研發的全國首創研拋光機器數位職人,已導入國內多家水五金公司,更協助和成HCG進行水龍頭研磨,創下臺灣每3個水龍頭就有1個是機器人研磨的傲人成績。此外,以客製化的積木式堆疊設計研發出的關節模組化手臂,重量減輕40%,卻能舉起更重物品,不僅榮獲2021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更與士林電機合作開發DC伺服產品,協助強化產業智慧生產,未來可望打入全球機器人與自動化供應鏈佈局。在工研院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中,運用智慧化設計生產流程與供應鏈管理系統,協助企業實踐數位轉型邁向智慧製造,提升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競爭力,快速佈局全球市場。經濟部技術處科專館之工研院智慧製造亮點包括:免模具金屬鈑件摺邊機器人系統,為全國首創,能大幅縮短打樣時間,今天下單打樣,隔天取樣,克服傳統汽車板金量產前耗時四至六個月才能交樣品,且鈑金廠需負擔50萬至100萬不等費用,節省模具費用及製程試誤時間,更可因應廠商需求快速反應,搶占市場新商機。智慧製造場域助攻推動數位新南向與SI國家隊,以「數位雙生沈浸式互動的遠距協同工程技術」及「基於E164物聯網編碼零信任資安防護架構」兩項場域發展技術扮演關鍵角色,前者確保工程師能在遠距環境下快速解決海外產線的技術問題,後者以886國碼為識別碼將智慧製造雲端服務安全有效的佈建於東南亞市場,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延伸數位領土。RobotSmith CPS研磨拋光機器人是國內首創研磨拋光機器數位職人,以AI軟體技術克服製程瓶頸,解決金屬加工人力短缺,應用於水五金、精品刀具,不只讓傳統製造業更容易上手,也讓生產線的工藝技術得以傳承。水五金因複雜外型較難導入自動化設備,工研院開發RobotSmith CPS研磨拋光機器人解決上述問題,將老師傅技藝數位化,已導入和成HCG等多家公司進行量產,創造出臺灣每3個水龍頭就有1個是機器人研磨的成果,未來將拓展應用至自行車市場。全國首創雙臂機器人,擁有類人形雙臂14軸自由度,搭配手掌型機器人全機共26個自由度,具先進觸覺感測,抓取形狀不規則物件,能從事多元工作,可模仿人類如彈鋼琴等雙手工作,可進行精細多機協作與支援性服務,被英國科技評論網TechRadar選為2021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最酷機器人」之一。工研院獨家專利研發的關節模組化手臂,榮獲2021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自體重量比業界類似機器人減輕 40%,透過積木式堆疊設計,能快速建構客製化、符合產線需求的多關節模組機器人,具備業界最高的扭力體積比,讓協作型機器人的關節模組不僅更輕,能舉起更重的物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康舒明年營收 拚增雙位數

康舒在法說會中表示,第四季在工業用電源出貨回穩下,營收有機會與第三季差不多,毛利率則挑戰比第三季好,明年在貢獻營收近九成的電源產品中如筆電、手機出貨成長,工業用電源也恢復動能,營收可望挑戰雙位數增加,另外,董事會通過發行國內第一次無擔保轉換公司債、上限為50億元,是康舒十多年來首度於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康舒上半年飽受缺料影響,工業用電源出貨量大減,康舒表示,第三季料況稍好、出貨量增加,加上康舒也在第三季向客戶反應材料成本上升,單季EPS為0.48元,直逼上半年EPS 0.5元,康舒表示,今年以來訂單都不是問題,在缺料問題稍微緩解後,第四季高毛利的工業用電源出貨量將繼續成長,並帶動第四季營收可望與第三季差不多,毛利率則有機會優於第三季,面對明年,康舒表示從明年開始的未來三年都是康舒蛻變期,明年營收將以達成雙位數成長為目標,若材料供應能穩定,毛利率也有機會比今年好。康舒三項主要產品線電源、車載電子、綠能中,電源的營收貢獻度還是高達近九成,車載由於今年底、明年初才開始出貨,目前營收貢獻度約1%,包括太陽能電廠、燃料電池、台電智慧電表產品在內的綠能,營收占比則約2~3%。康舒表示,明年電源營收占比仍是最高,其中工業用電源在料況穩定後,明年出貨量可望恢復成長動能,以往康舒在PC相關電源著重在桌上型電腦用電源,筆電電源做得不多,不過康舒已經決定加強筆電電源,明年可以出貨將能比今年增加,開始看見成效,希望趕上同業的規模,不過康舒對低軌道衛星通訊家用接收端電源營運相對不明,僅表示今年不如預期,明年看法未多加著墨。至於車電、綠能方面,康舒表示,車載充電器目前處於特定車種少量送樣及出貨,如果明年全車系導入,明年出貨量便有機會大幅增加,充電樁也是康舒布局重點,並與集團公司整合資源開發北美及歐洲市場,在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相關電源部分,康舒表示,今年目標可以達成,明年客戶加強在亞洲的發展,預估業績可持續增加。

所羅門AI、AR應用 抓住新商機

3D機器視覺及工業用AI領導品牌所羅門,於2021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盛大展示自主研發易連接、開放式「AI-3D視覺領導平台」,更推出全方位AI、AR虛實應用技術,協助客戶輕鬆創新升級,開發潛在商機。近期「元宇宙」議題攻占各大版面,其運用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技術,破除空間限制,開創沉浸式體驗無限可能。然而對一般工業應用來說,傳統AR視覺在流程指引應用雖完善,但缺乏「複查確認」與「生產履歷」紀錄,流程完整性不易檢核,常引發安全與品管疑慮。所羅門觀察,機器視覺若結合「人」的多工性,有望拓展智慧製造多元需求。對此,所羅門領先全球推出「AI智能擴增實境視覺系統」,為生產流程智慧化把關。所羅門自主研發AI視覺檢測軟體Solvision,結合工業型AR眼鏡,突破傳統式3D圖檔建模即可輕鬆建立環境流程模型,讓虛實整合顯示更直觀。同時AI系統結合聲控功能,可快速輔助人員進行辨識、計數、流程導引等應用,並精準審核人員執行任務的確實性,補足傳統AR視覺缺少的複查確認功能。執行過程中可將畫面上傳至雲端,建置生產履歷備查,協助人員安全、高效完成工作。機器視覺已廣泛運用於工業,但傳統自動光學檢測(AOI)僅能以定義好的參數作為基準檢測瑕疵樣本,易造成漏檢(Leakage)問題,再加上為避免瑕疵漏檢,AOI系統參數設定相對嚴格,易產生誤殺(Overkill)現象,需額外人力複判,大幅影響生產效率。AI視覺檢測軟體Solvision,其使用介面簡易並具備高檢出速率,僅需少量樣本即可學習,有效辨識AOI做不到的金屬、透明表面、不規則與極微小等物件,適合檢測、OCR、分類及計數等應用。至今已成功協助國內外半導體、封測廠商將過殺率自30%降到1%,並榮獲AOI設備、半導體晶圓、封測、被動元件、晶圓探針、導線架、電子、食品、其他傳產等企業肯定。所羅門開發全球首套純軟體智能取放解決方案,透過AI即時運算及路徑防碰撞機制,讓雙臂在同時運作下有效提升產能與縮短耗時,系統同步支援國際主要機械手臂品牌,製造及物流產業皆適用。

台灣提前布局 5G躍兆元產業

今年為產業應用成熟的「5G元年」,經濟部長王美花昨表示,目前台灣4G、5G市占率全球第一,且5G已在今年成為兆元產業,目前已創造一‧六九兆元產值。她指出,台灣5G產業已有多個成熟指標,包括聯發科開發台灣首顆5G手機晶片、明泰則以小基站搶進歐美日市場、英業達也打造首個5G智慧工廠。

4G、5G市占率全球第一

王美花昨出席「5G搶佔全球市場」發表會時指出,經濟部為打破3G、4G時代大廠壟斷局面,提早布局5G;技術開發則採取四個方向,包括5G手機晶片、小型基地台、O-RAN、5G專網,因此今年產值明顯成長,來到一‧六九兆元。王美花也說,不只產值成長,台灣與歐美在5G都獲得合作潛力,她日前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開會時,即提及雙邊5G合作可能性。她強調,目前台廠5G小基站已打入日本市場,未來將鎖定歐美;5G專網、O-RAN機制也獲國際開放網路認可,未來國外一千多家會員廠商可經由平台確認台產品規格能互通。

緯創衝刺車載模組事業 擬斥逾19億元高雄擴廠

代工大廠緯創 12月15日公告,因應業務發展、策略規劃需要,子公司高雄晶傑達光電 (KOE) 將以 6.7 億元,向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取得前鎮科技產業園區前瞻創新大樓 40 年使用權,並斥資 12.56 億元購置設備,合計將砸下約 19.26 億元擴大布局高雄液晶顯示模組事業。緯創公告,高雄晶傑達將向取得前鎮科技產業園區前瞻創新大樓,廠房樓地板面積約為 16652 平方公尺 (約合 5037 坪),使用權資產金額則不超過新台幣 6.7 億元,使用年限為 40 年。根據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訊息指出,緯創已取得前鎮科技園區約 1.04 公頃建廠用地,初期估將投入逾百億元自建地下 2 層、地上 9 層廠房,作為集團全球車載及工控面板製造燈塔工廠,並預期未來五年內年產值將達 550 億元,創造 7000 個就業機會。緯創近年積極響應政府擴大投資台灣政策,除內湖數位內容創新中心、新竹 AI 智慧園區外,今年也公告將取得日本顯示器 JDI 台灣子公司高雄晶傑達 100% 股權,並規劃將高雄作為集團發展車載及工控面板重鎮,進一步拓展顯示模組附加價值 (LCM+) 產品。營運方面,緯創 11 月營收達 862.04 億元,月增 7.4%、年減 0.71%,寫近一年新高,累計前 11 個月營收 7650.72 億元,年減 0.83%,展望未來,緯創預期 12 月筆電、桌機、顯示器都將較 11 月持平或小幅增加,第四季營運將攀上全年高峰。

富智康攜Stellantis攻智慧座艙 合資條件達成

富智康在10日公告與品牌車廠Stellantis設立合資公司最新進展消息。富智康在11月上旬指出,合資公司初期客戶除了Stellantis車款,也向全球原廠委託製造廠(OEM)銷售。 富智康在8月下旬與Stellantis設立合資公司MD Netherlands,投資金額8000萬美元,雙方各持50%股權,雙方合作打造車用智慧座艙解決方案,進軍車聯網市場。 雙方合約先決條件包括富智康內部子公司重組事宜,富智康先前公告,內部重組作業已在11月8日完成,雙方合約也須經過主要市場政府監管機構允許。 MD Netherlands主要布局車用資訊娛樂系統、車載通訊解決方案、雲端服務平台與相關硬體(例如應用在智慧駕駛艙的車用資訊娛樂前後座位顯示器及車載通訊元件)及軟體(例如人工智慧車載應用程式、智慧導航、語音助手、環視系統、電商平台及支付整合服務等)。 Stellantis是歐美汽車品牌車廠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和法國車廠寶獅雪鐵龍集團(Peugeot Citroen)雙方的大型合併案新名稱,產業人士指出,合併後的Stellantis旗下擁有寶獅、雪鐵龍、飛雅特、克萊斯勒、吉普(Jeep)、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和瑪莎拉蒂(Maserati)等品牌。

大立光專利戰 瞄準聯想集團

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再度發動跨海專利戰,這次槍口首次瞄準對岸,向美國北加州法院遞狀提告聯想集團旗下摩托羅拉行動技術公司(Motorola Mobility LLC)銷售的5G智慧手機侵害大立光所擁有的六項光學鏡頭專利。大立光12月12日證實再度發動專利戰,但不願多評論,僅表示,此舉為捍衛公司的智慧財產權。業界解讀,這是大立光近八年來發動的專利戰中,首度對中國大陸品牌提告。近年紅色供應鏈步步進逼搶單,大立光此次主動宣戰極具指標意義。大立光過去八年來的專利戰中從未失利,對林恩平而言,每次出擊「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大立光此次化被動為主動,直接向對岸下戰帖,能否再打贏一戰,市場高度囑目。摩托羅拉行動技術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前身為摩托羅拉公司行動裝置部門,2012年納為Google旗下;2014年Google將其售予聯想集團,成為聯想全資子公司。針對摩托羅拉涉嫌侵權,大立光在訴狀中以摩托羅拉One 5G Ace智慧手機為例,指出該手機鏡頭系統由多個組件組成,包括後置主鏡頭及後置超廣角鏡頭。根據訴狀,5G Ace包含的鏡頭組件侵犯大立光六項專利。據了解,今年以來大立光為專利戰,已大動作搜集市面各品牌機種拆解進行分析,在遞狀跨海到美國提告之前,大立光已多次透過法律程序向聯想集團提醒侵權一事,不過,聯想仍持續銷售涉嫌侵權的手機產品。大立光為全球手機鏡頭龍頭,2013年,在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主導下首度發動專利戰,對台灣同業玉晶光及全球手機品牌龍頭三星電子狀告侵權;2019年再對美系筆電品牌惠普(HP)及其供應商先進光、新鉅科提出專利侵權告訴,專利戰由手機延伸至筆電戰場。相關訴訟當中,大立光與三星和解,大立光順利取得三星訂單,補足全球手機市場最後一塊版圖。大立光與玉晶光的訴訟據傳最後在蘋果出面協調下,於2016年底和解,筆電一仗最後也已和解收場,大立光更進一步透過私募成為先進光單一最大法人股東,持股15.2%。

近4年全球AI專利申請 陸占近七成

智慧芽創新研究中心發佈《2021年人工智慧專利綜合指數報告》顯示,自2018年1月-2021年10月近4年的時間,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共新增65萬件人工智慧專利申請,中國大陸、美國和日本的申請量分列前三,分別是44.5萬件,占比68.5%;7.3萬件,占比11.2%;3.9萬件,占比6%。中國大陸已成為人工智慧專利申請大國。65萬件人工智慧專利中,企業申請占比最高,申請量為44.8萬件,占比達到68.9%;院校/研究所為16.5萬件,占比25.3%;個人申請為3.3萬件,占比5.1%。報告分析,人工智慧的創新還處於非常活躍階段,預計未來3年至5年將有更多的人工智慧基礎技術產生,專利申請量還將大幅增加。據中國證券網消息,平安集團領先三星、騰訊、google等國內外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專利基礎、當前及未來影響力和自研能力。近4年來,平安集團的科研投入重點在人工智慧領域,因此相關專利申請的數量也明顯增加,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

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