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會員動態

總體經濟

電子資訊

工研院「展望2022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 永續趨勢浪潮續行,元宇宙、AI人工智慧、5G無所不在!

美國消費型電子展(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堪稱年度科技業風向球,為協助產業掌握第一手重要的國際趨勢,工研院14日於線上舉辦「展望2022暨CES重點趨勢研討會」,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資深研究團隊提供觀展的最新解析及2022年科技產業的總體觀察重點,包含AI人工智慧、數位永續、智慧移動以及半導體等科技發展動向,期望提供多元思路,協助臺灣產業洞察市場脈動。

疫情重塑消費者行為 企業加速擁抱創新科技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元宇宙、5G及虛擬市場熱潮,是本次資深研究團隊觀測到的關鍵趨勢。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指出,自新冠肺炎在2020年全球爆發後,已逐漸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渴望更智慧的生活與工作,從而帶動消費者的科技使用能力不斷升級;此外,塞港、缺料促使消費用戶重新擁抱優質品牌,並且驅動元宇宙、太空科技、食物科技、「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等新興科技快速發展。因此,臺灣應該要建立新的防疫觀念與善用創新科技,才能提升成為全球堅韌產業生態鏈的關鍵夥伴,掌握科技產業鏈的新契機。CES 2022展會可歸納為五項重點主軸,包括:一、永續創新與氣候友善科技崛起;科技大廠持續追求永續發展對抗氣候變遷挑戰,建立產品永續旅程。二、21世紀新物流帶動全新運輸科技蓬勃發展;致力零碰撞、零排放、零擁塞三大願景。三、新興顯示科技持續進入智慧家庭與IoT各應用場域;跳脫傳統消費電子侷限。四、聯網智慧邊緣裝置倍數成長與無線技術進化;5G/毫米波科技與無線串聯應用半導體同步成長。五、更深入廣泛的運算及AI人工智慧創新應用;高算力/低功耗處理器架構、新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對話式AI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內容生成模擬科技等衍生創新應用百花齊放。在創新科技持續向前下,可望衝破疫情阻礙,帶領市場續創成長新動能。

大廠導入永續管理思維,新數位經濟生態鏈逐漸成形

觀測本次展會,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表示,2022年將延續後疫新常態,大廠續朝建構數位生態鏈,以及融入永續經營思維布局。整體消費需求由資料經濟驅動更多數位接觸點與數位平台服務,使下一波科技浪潮走向網實融合的實體數位化(Phygital)情境,數位與實體共感出新數位經濟生態系。新興應用則朝向元宇宙(Metaverse)遠景佈局,包含以web3.0以及NFT建構數位交易與新型態網絡,期帶來開放、公平、安全的創作者經濟。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大廠也將持續追求永續生產與永續消費,如永續住宅、食農、能源、 物流、數位健康等全產品,透過綠色源頭設計,搭建數位解決方案,因應氣候風險並創造低碳效益,提升後疫數位生活健康。

碳排減量是大前提 車廠決戰電動車市場

汽車產業仍是CES 2022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雖然受到疫情擴大的影響,部份車廠臨時改以線上參展來取代,但仍不影響整體的趨勢走勢,本次展會可歸納出:「電動車壓倒性勝出」、「高度自動駕駛見到具體時程表」、「未來物流要管理的是車本身」、「Software-Defined Manufacturer」與「大型機具亦吹起自駕/EV風」五大趨勢重點,而不論產品如何定位,幾乎所有廠商皆以減少碳排放為最大的發展前提。另外,即便車輛科技於近年已有明顯的進展,但從產品規格變化的角度切入,包括:外在環境狀況對於感測器所造成的不確定性、車內第三空間的限制遠大於居家與辨公區域、突發狀況對於行車安全的風險以及傳統的顯示模式較無法滿足未來車輛需求等課題,仍是廠商努力發展的方向。

元宇宙浸淫式科技提供使用者新體驗

智慧生活應用也是CES 2022另一個展會焦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察到疫後混合工作模式興起,加速了新媒體影音串流、娛樂、遊戲、遠距辦公、線上學習、健身領域的趨勢發展。體現在顯示器技術的呈現上,Samsung、LG、SONY、海信等國際大廠以AI人工智慧融入沉浸體驗影音科技,展示各項無縫連結智慧生活解決方案,包括8K、Mini/Micro LED、透明顯示、電競產品等新興視聽裝置;在智慧移動方面,電動車的快速發展帶動智慧座艙對於顯示器的需求增加,更多的概念產品展出可預見未來車內的便利;元宇宙讓可攜式穿戴裝置蓬勃發展,沉浸式的體驗或許將成為線上辦公的最終型態,持續增加使用者體驗是元宇宙的發展重點。

5G晶片逐漸成熟 智慧產業前景不容小覷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團隊觀展指出,在高速且低延遲的5G網路已逐漸成熟下,加上終端電子裝置聯網的興起,傳統裝置正轉變成連網裝置,其背後所搭載的半導體技術基礎,將進一步加速智慧家庭、智慧穿戴、智慧製造、智慧城市與自駕車等各種領域的興起。此次展會可歸納出未來發展四大趨勢:一、車用電子市場增溫,車廠與晶片廠商正加入雲端自動更新(OTA)功能,提供更方便的系統修正與更新;二、疫情加速5G網路及其周圍基礎建設成形,無線功能不僅僅只有通訊,電波充電亦逐漸步入商品化;三、領導大廠正在建立相互聯結的生態系,推升電子產品大融合,藉以提高使用者便利性及擴大產品市占。四、穿戴裝置在聯網趨勢下開枝散葉,從智慧手錶、醫療口罩、電子導盲背心、微型智慧助聽器等,各種創新裝置逐漸興起。此外,在車聯網、VR/AR等需影像傳輸及低延遲網路以提高安全性及互動性裝置中,亦將逐漸看到5G網路在此扮演的重要性,在國際通訊晶片領導廠商的帶動下,2022年將逐漸看到Android毫米波手機問世,有別於過去Sub-6 GHz的5G手機,毫米波手機將帶來更高傳輸速度且更低延遲網路,提高使用者體驗,可以說5G網路將串聯起智慧城市及智慧家庭的自動化聯結,加速生活及城市發展的便利性。晶片業者除了展示新一代處理器,包括在架構的升級、採用更先進製程技術,以及AI人工智慧協助下進一步於資源調度與能耗管理進行強化,帶來更強的效能與更好的功耗表現;也可看到多數系統業者已開始實際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於各領域,例如:半導體大廠Qualcomm、Mobileye、NVIDIA各自發表最新的自駕車晶片將於2024年搭載於上市汽車,Level 4的自動駕駛情境將被實現。疫情加速智慧家庭數位化轉型,對於電視娛樂的體驗,AI影音處理晶片將進一步運用深度學習強化影像與音效品質,將顯示技術推向更高境界;另外在智慧家電也透過AI人工智慧的方式協助人們簡化家務的負擔,同時也帶給智慧家庭更安全便捷的環境。

天津軟封城防Omicron 被動元件廠剉咧等

天津實施軟封城,日商羅姆(Rohm)已經停產,重啟時間未明,多家車廠也陸續停工,由於天津當地至少有六家日、韓、美被動元件廠在當地設廠,目前尚未傳出停工災情,但是大陸為迎接北京冬奧的防疫政策,夠讓供應鏈繃緊神經。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在天津設廠的被動元件廠包括韓廠三星電機,日廠京瓷、Panasonic、Nichicon、太陽誘電,此外,美系廠商AVX在天津也設廠,因此即使尚未傳出有被動元件廠停工,天津的疫情仍頗受業內關注。中國大陸是被動元件廠主要生產基地之一,蘇州、東莞、昆山、湖南、無錫、湖北等,是日、韓、台廠的產能大本營;其次東南亞如菲律賓、馬來西亞也是被動元件產業製造重鎮,中國大陸、東南亞的產能重鎮遭疫情襲擊,一度是2019年、2020年推升被動元件價格上漲的主因,如今疫情再燒回中國大陸,供應鏈的應變能力再度面臨考驗。北京將於2月舉行冬季奧運,大陸各地繃緊神經,全力防堵病毒蔓延,特別是距離北京不遠的天津,首度傳出新冠肺炎疫情,更讓大陸官方警鈴大作,啟動大規模、多次的核酸檢測,據外電媒體統計,目前包括羅姆半導體、大眾汽車、一汽豐田等公司的天津廠均已經暫時停產,雖然依照過去封城的經驗,短時間封城還有庫存因應,但是距離北京冬奧還有十九天,若停產時程拉長至2月,恐打亂供應鏈。

斷鏈危機無解?得看2大強國臉色原因曝光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未減,供應鏈問題持續影響全球經濟,有專家認為,大陸維持清零政策,是導致「斷鏈」危機無法改善的主要原因,將對供應鏈產生下行風險,但有另一派專家認為,美國消費者的商品需求過於龐大,加上西岸港口基礎設施老舊,可能造成供應鏈問題永遠無法緩解。CNBC報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公司(Moody’s Corporation)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Katrina Ell表示,大陸維持強硬的清零政策,確實增加供應鏈下行的風險,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對通貨膨脹與央行制定政策產生重要的影響。Katrina Ell補充說道,「供應鏈中斷的問題,主要是受到大陸清零政策的影響,當局關閉重要港口和工廠,確實增加斷鏈的問題,並放大持續的供應鏈壓力,此政策也代表大陸經濟的未來會更加坎坷,尤其是在消費方面。」報導指出,投資機構高盛集團上周二將大陸2022年經濟成長預測,從先前的4.8%下調至4.3%,他們評估,大陸官方將因新變異株omicron的擴散,對商業活動做出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投資銀行Capital Markets分析師Michael Tran認為,美國消費者無止境的消費需求,將可能造成供應鏈問題永遠無法緩解,除非洛杉磯港與長灘港的基礎設施能夠有所改善。Michael Tran的所屬團隊也透過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消費品的支出比疫情前高20%以上,需要在未來10個月內解決15%的支出,才能有效解決供應鏈壅塞問題,讓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標回到長期穩定的趨勢上。

電動車帶動電池管理IC成長 新唐最看好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報告指出,BMIC(電池管理IC)是電動車趨勢和中國發展半導體本土化的一大要素。大摩預計2020到2030年的潛在市場規模(TAM)年複合成長率為13%,其中車用BMIC將成長17%。新唐預計會是直接受惠者。大摩預計,全球電動車電池TAM將從2020年的210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240億到25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28%。大摩點出,電池市場規模擴張背後最關鍵的驅動因素是電動車,BEV(純電動車)的滲透率預計將從2020年的3%,在2030年成長至44%。電池市場上行趨勢並非新消息,涉及到電池製造、特定化學物質開採、設備、零組件、機械、包裝和代工等多個領域。中國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在過去2年內股價表現強勁,大漲500%以上。整體而言,大摩認為市場低估了BMIC的潛在成長。報告指出,BMIC是電池管理系統(BMS)中最關鍵的半導體零組件,負責對電池進行充電、放電,監控充電狀態並提供安全性。大摩預計,BMIC潛在市場規模在2020到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3%,主要成長動力是電動車電池。同期車用BMIC預計將成長17%,顯示出車用BMIC的潛在市場規模在10年內將成長至2020年的3到4倍。大摩表示,微控制器廠新唐(4919)是這波電動車上行趨勢中的關鍵角色,在收購日本松下電器(Panasonic)旗下半導體業務後,新唐將可以提供大中華區最全面的產品組合,甚至在汽車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給予新唐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從200元上調至212元。

東陽去年匯損1.25億元 吃掉逾1成獲利

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1月17日公布 12 月自結,稅前盈餘為 3714 萬元,年增達 63%,全年稅前盈餘 7.58 億元,年減約 14%,每股稅前盈餘 1.37 元;東陽指出,12 月匯兌損失 1255 萬元,而全年預計認列匯損多達 1.25 億元,等於光是匯損就吃掉超過 10% 的獲利。不過,東陽表示,由於交貨採取 FOB 價,運費由貨主承擔,因此即便處在高運價時代,並未因此衝擊獲利。展望後市,東陽指出,缺櫃、缺艙位和缺晶片等因素持續影響,今年仍將持續整理整頓、優化產線,並同步加強輕量化新技術、新工法,開發新產品,提高整體競爭力。法人認為, AM 缺櫃和 OEM 晶片缺料有望舒緩,東陽業外轉投資新客戶加入將提振獲利成長,預期今年東陽營收、營業利益和稅前盈餘有望分別成長 9%、106% 和 24%其中,東陽 AM 事業將受惠於缺櫃於今年逐季緩解、客戶需求提升且庫存較低,而 OEM 事業部隨著中國車市銷量回升,預期將帶動營收成長 9%。轉投資方面,東陽除一汽大眾恢復成長外,去年第三季起已加入日系客戶尾門和保險桿營收,今年貢獻全年可期。

英特爾投入開發新一代伺服器浸沒式冷卻技術

為因應諸如人工智慧等愈來愈耗費運算資源的任務,現今伺服器管理員無不希望能在愈來愈小的機器中,同時擴增運算能力及提升用電效率。過去主流的氣冷式技術不但耗電、且需要較大的伺服器空間設計,相較之下,浸沒式液冷式技術方案具有更好的熱傳導率,具有可支援高密集性機櫃及冷卻效率等優點。在英特爾與冷卻方案的Green Revolution Cooling(GRC)公司上周簽定一項多年合作協議中,雙方將設計新一代浸沒式冷卻技術,同時最佳化採用英特爾Xeon Scalable處理器的系統效能。雙方也將和資料中心客戶合作測試這項技術。這是自2018年英特爾和的合作後,第二樁發展浸沒式液冷技術的合作。英特爾和GRC合作將為搭載Xeon Scalable 處理器的資料中心機櫃式伺服器,設計客製的浸沒冷卻方案,以及建立相關認證方案,確保任何同類型機器使用的冷卻液體相容且可安全使用。英特爾院士Mohan Kumar指出,這項合作可讓客戶滿足高運算及冷卻需求,使資料中心以更環保的方式運作。根據,英特爾和兩家浸沒式冷卻方案業者的合作,不僅可加速新式冷卻技術在高運算資料中心的普及,英特爾也會確保搭載Xeon處理器及Xe-HPC加速器的伺服器量產時的硬體供應。

大陸2021年GDP年增率8.1% 優於預期

大陸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其中,2021年全年GDP年增率為8.1%,優於市場預期的8%。2021年第四季GDP年增率為4%,優於市場預期的3.5%。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人民幣(下同)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分季度看,第一季年增長18.3%,第二季年增長7.9%,第三季年增長4.9%,第四季年增長4%。統計局數據顯示,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450,904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609,680億元,增長8.2%。統計局指出,總體來看,2021年大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主要指標實現預期目標。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路透稍早報導,大陸2021年各季經濟增長呈現逐季下滑趨勢,主要來自房市放緩、防疫措施對消費的影響等,都對經濟增長帶來阻力。從各季表現來看,第一季GDP年增18.3%、第二季年增7.9%、第三季年增4.9%。報導稱,世界銀行日前報告指出,2021年,大陸經濟在上半年強勁反彈,儘管在下半年有所降溫,但實際GDP增長率將達到8%,世界銀行並預估大陸2022年GDP將增長5.1%。另外,大陸社科院也預測,2021年GDP將在8%左右。另,法新社報導,隨著2021年各國在疫情管制中有所放寬,全球的貨物需求量激增,這也帶動了2021年大陸出口量大幅增長。但2021年下半年以來,大陸經濟復甦受到了多重阻礙,包括官方面對多地爆發的疫情依舊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以及減排造成停電、供應鏈問題和能源成本飆升等,都是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的主因。

蘋果AR頭戴裝置 傳2,000美元起跳

報導指出,蘋果傳聞已久的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頭戴裝置售價可能超過2,000美元,昂貴的開發成本與零組件是定價如此高貴的主要原因。蘋果這個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的開發過程漫長,導致遲遲未能發布,此前有報導指出,這個備受期待的產品可能在2022年底推出,或延到2023年才能問世。業界本就預期蘋果的VR/AR頭戴裝置將走高檔路線,其價格據傳將介於1,000~3,000美元之間,而最新消息指出蘋果最後選擇的價格可能約落在這個範圍的中間。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在其「Power On」時事專欄中表示,蘋果內部討論的價格為「超過2,000美元」,雖然蘋果的硬體產品通常較比競爭對手貴,但這個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的定價這麼高,似乎是因為其「部分內部技術」。Gurman表示此款產品將採用兩個與M1 Pro相當的處理器、8K解析度顯示面板、處方鏡片(prescription lens),以及先進的音訊技術。這些元件,再加上7年的內部研發費用,造就了其高昂的價格。此外,Gurman表示此款頭戴裝置可能取名為「Apple Vision」、「Apple Reality」、「Apple Sight」、「iSight」、「Apple Lens」或「Apple Goggles」。

減少依賴陸 特斯拉向非洲礦場採購石墨

外媒報導,特斯拉上個月與澳洲礦商Syrah Resources位於莫三比克的礦場簽定了一項石墨(graphite)供應協議,分析師認為這是該電動車大廠首次為了減少對中國石墨的依賴所採取的行動。石墨是製造鋰離子電池的關鍵材料,而Syrah在莫三比克擁有全球最大的石墨礦場之一。這項交易的價碼尚未揭露。外媒報導,特斯拉將向Syrah位在路易斯安那州維達利亞市(Vidalia)的加工廠採購該關鍵電池材料,而這座加工廠則是從Syrah在莫三比克的礦場取得石墨。根據該供應協議,特斯拉自2025年起將採購該工廠八成的產出,相當於每年約8,000噸石墨。而Syrah必須證明其生產的材料符合特斯拉的標準。英國電池材料數據與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分析師Simon Moores表示,這項交易是特斯拉提升電池生產能力之計畫的一部分,如此才能減少依賴主導全球石墨市場的中國。他表示,這都是因地緣政治而起,美國希望在國內建立足夠的石墨產能,以便能在地生產鋰離子電池。這筆交易將讓特斯拉不必只仰賴中國產出的石墨。Moores表示,特斯拉每年生產近100萬輛電動車,能否取得足夠電池是最大的決定性因素。特斯拉雖然已經提高了自家的電池製造能力,但他們仍然無法獲得足夠的電池。僅管在德州奧斯汀工廠加入後,可能讓特斯拉更接近於自給自足,但該公司仍將向外採購電池,這個情況到2030年都不會改變。該分析師並表示,對於這家澳洲礦商來說,這筆交易「至關重要」,因為其石墨產品終於出現了一個「非中國」買家。

悄悄進軍元宇宙?沃爾瑪申請相關專利

全球零售業龍頭沃爾瑪正在籌畫創立自己的加密貨幣和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似乎有意進軍元宇宙(metaverse)。根據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沃爾瑪在去年12月30日提交商標申請,這些新商標顯示該公司有意製造和銷售虛擬商品,包括電子產品、居家用品、玩具、體育用品和個人護理產品等。而在另一份文件中,沃爾瑪表示將向用戶提供虛擬貨幣以及NFT。

根據外媒報導,沃爾瑪總計提出七項商標申請。

沃爾瑪對此發布聲明表示,公司正持續探索新興技術如何塑造未來的購物體驗,但拒絕對商標申請的具體細節發表評論。商標律師Josh Gerben表示,沃爾瑪「超積極」,這之中有許多訊息,顯示他們正悄悄推進許多計畫,有關於該公司將如何解決加密貨幣問題,以及將如何應對元宇宙和似乎即將到來或已經存在的虛擬世界。Gerben表示,自從臉書宣布將公司名稱更改為Meta、向世人表明其超越社群媒體的野心以來,Nike、Gap、Under Armour和愛迪達(Adidas)、Urban Outfitters、Ralph Lauren和Abercrombie & Fitch等零售業便爭相投入,試圖了解如何融入虛擬世界,並搶得先機。Gerben表示,突然間就變成了一窩蜂,這變得超真實,我們必須確保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在這個空間能得到保護。根據CB Insights出具的報告,零售商和各大品牌爭相投入,因為這可能帶來新的收入來源。

5G毫米波技術 帶旺概念股

5G毫米波來了,世界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推動全球加速計畫,加速發展5G毫米波技術,全球電信業者、晶片、設備廠商搶進,成為推升5G成長新柴火,5G毫米波概念股聯發科、中磊、啟碁、正文、金寶、台光電、全訊後勢可期。5G頻譜分為低於6GHz的Sub 6G,以及高於24GHz的毫米波(mmWave),GSMA去年底成立全球加速計畫,號召電信業者中國聯通、NTT DoCoMo、澳洲電信、Verizon,晶片業者高通及設備商愛立信加入,要加速5G毫米波技術及應用落地。毫米波更可望成為2022年MWC的重點技術。GSMA預估,2020年至2034年5G毫米波頻譜釋出可望為全球GDP挹注5,650億美元。GSMA認為,毫米波將成為5G技術發展重要一環,跟單獨使用Sub 6G的5G網路相比,使用Sub 6G結合毫米波網路可望節省35%成本,目前已擁有超過140種商用及欲商用的設備支持5G毫米波。過去全球5G建設計畫以Sub 6G頻段為主,近期除美國外,日本、歐洲、東南亞、澳洲、拉丁美洲、中國大陸等也積極部署毫米波5G網路,毫米波5G網路除做為強化5G網路容量、補強收訊,毫米波小型基地台更可望成為企業專網建設重點。國際晶片業者除了高通已推出5G毫米波晶片,聯發科也宣布首顆5G毫米波晶片將自今年第2季放量出貨,第3季終端產品出爐。目前支援5G毫米波的終端產品除了蘋果iPhone 13、夏普、三星等,OPPO、TCL、HMD、中興、摩托羅拉、VIVO、榮耀、小米也規劃2022年陸續推出支援5G毫米波智慧手機。台灣網通廠中磊、啟碁、正文也積極投入毫米波小型基地台研發,中磊表示,過去深耕小型基地台,累計全球小型基地台出貨逾數百萬套,5G毫米波小型基地台繼通過美國FCC認證打入國際市場後,更成為台廠首家通過NCC認證要搶進台灣電信市場。正文積極切入毫米波5G基地台路由器,搶進5G專網整體解決方案。金寶持續布局5G、6G產品,涵蓋毫米波產品並切入開放網路架構。銅箔基板台光電看好先進封裝技術AiP伴隨5G毫米波通訊成為趨勢,除應用在手機,包含物聯網裝置、穿戴裝置等各種5G應用都會用到,需求是其他應用的四到五倍。砷化鎵及功率放大器廠全訊科技積極布局商用5G小型基地台及低軌衛星通信用的毫米波PA產品,並開始送樣測試,預估今年可望量產

網路發放架構愈開放 商機愈大

網路發放架構熱潮持續在全球延燒,從引領資料中心開放的OCP,電信端的TIP,到提倡5G等行動網路開放的ORAN,IOWN Global Forum(創新光合無線網路全球論壇)則推動網路底層光纖到資訊層的開放。法人認為,網路架構只要開放、解構,就有台灣的機會,愈開放、商機愈大,對廣達、台達電、智邦等台廠都是正面助力。過去全球網路都是為國際主要網路設備商供應,隨著Meta、亞馬遜、Google等網路業者加入後,帶入開放網路的概念,Meta(當時為臉書)發起率先成立OCP(開放運算計畫),台廠智邦、緯穎、廣達旗下雲達、台達電及技嘉均加入,並搶搭雲端資料中心建設熱潮。TIP電信基礎架構專案一樣由Meta發起,國際電信業者及設備商加入,要推動電信網路設備的開放共享設計,台廠雲達、智邦加入,經濟部也建構5G開放網路驗測平台,獲得TIP認可成為繼美國以外第二座平台,也加速台灣廠商智邦、明泰、中磊等加速搶進市場。而ORAN(開放網路)聯盟及ONF(開放網路基金會)則為5G時代推動行動網路走向開放及軟體定義的兩大關鍵組織。業者分析,IOWN Global Forum雖成立不久,但可望成為未來整體網路架構開放,並推動產業鏈解構、重構的關鍵指標之一,當網路走向開放,加速解構原有產業鏈並進一步重構新產業鏈,台灣可參與商機愈大。

AI,究竟是「搶飯碗」還是創造新工作

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已遠遠超出了漫畫書和科幻電影所演繹的那樣,從18世紀第一台紡織機器的問世,到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時代的迅速發展,幾個世紀以來,科技技術一直在改變人類社會。 人工智慧(AI)是即將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最新技術。無論是超市的自助結帳系統,還是客服聊天機器人,人工智慧已經取代了大部分重複操作性的工作。AI技術越是深入人心、越是普及人類生活,人們對它的不信任就越深。 事實上,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和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經濟學家的一項研究,如果AI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到2025年,機器人僅在製造業就可以取代200多萬名工人。但隨著AI技術變得越來越智慧,人工智慧技術更有可能會超越人類,甚至可能會讓專業度很高的職業也被淘汰。但那個時候會是世界末日嗎? AI能否開啟一個超越當下社會發展的未來世界嗎? 在未來,機器可以取代我們為勞動力市場做出貢獻的需求,我們有可能不再被工作和職業所定義,而是被一個更新的目標所定義,即改善人類和地球。 歷史告訴我們,工業革命總是驚心動魄的。18世紀,工人們反對蒸汽動力的出現,而30年前,網路懷疑論者也數不勝數。每當突破性的新技術或工藝出現時,人們總是會擔心自己的生計。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的角色也隨之發展。我們已經適應並開發了AI技術系統,並將其嵌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機場航站樓之間穿梭的無人駕駛交通系統,或者網路上能夠説明我們找到「真命天子」的約會演算法。 展望未來,AI有可能進一步改變與我們共同的未來。它的前景在於能夠對大量資料進行前所未有的深入分析,從辨識和預防早期乳腺癌,到即時研究工廠操作來遠端修復機器,這些都可能實現。 AI技術有超強的潛力,它能夠輔助增強人類能力,使我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靈活性和效率工作。想像一下,那些鼓勵創造性腦力激盪的AI技術開發同事,或者那些讓我們能夠根據資料分析做出更明智決定的數位化生活教練。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是Neuralink,一種備受爭議的「腦機介面」,透過將極小的電級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可以讓人類用大腦控制機器。 這些發展體現了我們所說的工業4.0時代,也是當前的工業革命時代,其重點是透過資料和機器學習推動AI智慧系統的增強。在AI的幫助下,我們正處於打造一支更佳化、更有效率的勞動力隊伍。在大資料AI時代,人與機器越來越分不開,相互交織。但是,如果我們更進一步,重新定義我們的工作,讓它包含更深層的意義和目的呢?建立一支更能意識到社會長期需求的勞動團隊? 目前,我們正朝著「工業5.0時代」邁進。「工業5.0」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效率和生產力,而是優先考慮工業對社會的貢獻。它集中關注工人的福祉,同時考慮對行業環境和社會的影響。「工業5.0時代」經常被描述為一個新時代或一場革命。 在冰島,每週4天工作制已經很普及。在日本,微軟(Microsoft Japan)縮短了工作職,實驗結果表明員工更快樂,而且生產率相比之前提高了40%。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公司已經在質疑,改變「將工作視為生活全部」的觀念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而部分小型企業已經將居家辦公永久化,增加了人們在職業生活之外定義自己的自由。 在這種新工作文化中,開發AI可以專注於提升我們的智力和身體能力,使我們能夠更聰明地工作,而不是更努力地工作。我們在更短的時間內變得更「富有成效」,就能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以目標為導向的努力中。 或者,設想一下:社會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從事社會生產。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醫護人員面臨著無情的壓力,這並不令人難以置信。情感電腦和富有同理心的人工智慧將能夠根據人類的需求做出情感反應,透過將人們從這些必要和重要的角色中釋放出來,這樣可以為做更重要的事情留出更多的時間。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這些責任變得越來越緊迫。 工業5.0是邁向一個更可持續、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的基石。新興技術為人類實現後職業時代提供了真正的潛力,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再被自己的工作所定義,而是一個新的目標,即改善人類狀況和世界。 但要實現這樣的未來,需要謹慎和深謀遠慮地處理信任、風險和監管等問題。史丹佛大學對人工智慧百年研究告訴我們,目前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捩點,這項技術的前景和風險正在成為現實。在之前,人工智慧為當今社會帶來的創新和改變只能在夢裡才能想到,但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取代人類決策將不可避免地帶來風險和不可預見的後果。 人工智慧也是由人類創造的,並根據歷史資料進行訓練,這些資料並非沒有歧視和固有偏見。這意味著,如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獲得資訊和參與感存在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可能會被放大。更重要的是,人類天生就是多產生物。我們中的許多人喜歡工作是因為它們很大一部分構成了自己身份。此外,大多數人是以懷疑的態度看待後職業社會時代。 總的來說,問題不在於機器是否會出於善意行事,或者最終會變得比人類更聰明。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其實已經做到了。今天的重點應該是我們現在能做什麼,以確保道路朝著一個樂觀的未來前進。 隨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有望取代重複性工作,一個新的未來開啟了,人類的目標是職業生活背後的驅動力。AI具有改善生活、改變行業和保衛我們地球的力量,隨著我們對保衛地球的責任越來越大,新興技術的價值和潛力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在描繪這個未來時,我們不能限制內心的雄心壯志,因為如今我們已經實現了5年前對於社會發展的想像。當下是定義新興技術的角色和責任的關鍵時刻,是時候想像一個未來了。在這個未來中,我們將以個人和企業層面上為人類和地球服務。

行事曆